[1] |
陈彬滔, 马轮, 洪亮, 史忠生, 庞文珠, 薛罗, 王磊, 代寒松, 赵艳军.
断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滑塌扇复合扇体的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58-107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87
|
[2] |
蒋庆平, 孔垂显, 李维锋, 邱子刚, 卢志远, 常天全, 刘凯, 陈栋梁, 李胜, 袁晓光.
陆相湖盆大型扇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演化规律
. 沉积学报,
2020, 38(5): 923-93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89
|
[3] |
赵晨帆, 于兴河, 付超, 韩小琴, 杜永慧.
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控制因素及演化过程探讨
. 沉积学报,
2019, 37(4): 768-78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54
|
[4] |
刘磊, 钟怡江, 陈洪德, 王峻.
中国东部箕状断陷湖盆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170-118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10
|
[5] |
李绍虎.
岌岌湖现代水下加积扇与东坷里三角洲层序地层学意义比较
. 沉积学报,
2011, 29(4): 613-621.
|
[6] |
李磊.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407-416.
|
[7] |
杨帆, 贾进华.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白垩系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相及有利储盖组合
. 沉积学报,
2006, (5): 681-689.
|
[8] |
.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白垩系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相及有利储盖组合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81-689.
|
[9] |
王居峰.
东营三角洲—浊积扇高频层序叠加样式与岩性圈闭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03-309.
|
[10] |
高剑波, 钟建华, 徐小林, 温志峰, 黄立功, 刘云田, 江波.
阿尔金断裂为边界的盆地斜坡带扇三角洲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06-215.
|
[11] |
赵俊青, 纪友亮, 夏斌, 张善文, 刘宝明.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2): 302-309.
|
[12] |
顾家裕, 方辉, 贾进华.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辫状三角洲砂体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17-523.
|
[13] |
李维锋, 何幼斌, 彭德堂, 王方平, 刘学锋.
新疆尼勒克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12-516.
|
[14] |
张春生, 刘忠保, 施冬, 贾爱林.
扇三角洲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21-526.
|
[15] |
周丽清, 吴胜和, 熊琦华, 马晓芬, 郭燕华, 林双运.
吐哈盆地WM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分析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48-252.
|
[16] |
焦养泉, 周海民, 庄新国, 刘少峰, 杨生科, 马美媛.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
. 沉积学报,
1998, 16(1): 70-75.
|
[17] |
李文厚.
塔西南坳陷侏罗系的扇三角洲沉积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50-154.
|
[18] |
刘志飞, 王成善.
西藏日喀则地区早白垩世恰布林组辫状河—扇三角洲沉积
. 沉积学报,
1998, 16(3): 6-13.
|
[19] |
于兴河, 王德发, 孙志华.
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层地质模型──内蒙古贷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 沉积学报,
1995, 13(1): 48-58.
|
[20] |
袁迎如.
长江三角洲海区的浅层地震层序
. 沉积学报,
1986, 4(4): 6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