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栾旭伟, 孔祥鑫, 张金亮, 蒋龙, 彭艳霞, 蔡媛.
天文旋回约束下东营凹陷中始新统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4, 42(2): 688-70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0
|
[2] |
李泯星, 屈海洲, 程曦, 杨迅, 杨东凡, 张本健, 张云峰, 李晓.
火山作用对碳酸盐岩沉积及成岩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20, 38(4): 810-8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98
|
[3] |
强深涛, 沈平, 张健, 夏茂龙, 冯明友, 夏青松, 陶艳忠, 夏自强, 林怡.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沉积物成岩作用与孔隙流体演化
. 沉积学报,
2017, 35(4): 797-81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14
|
[4] |
陈安清, 侯明才, 陈洪德, 徐胜林, 钟怡江, 刘文均.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勘探领域拓展历程及沉积学的基本驱动作用
. 沉积学报,
2017, 35(5): 1054-10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5.016
|
[5] |
.
西沙石岛风成碳酸盐沉积的早期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2013, 31(2): 220-236.
|
[6] |
范明.
不同温度条件下CO2水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25-830.
|
[7] |
邓长瑜, 张秀莲, 陈建文, 王贤.
黔东南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4): 588-596.
|
[8] |
李延钧, 陈义才, 徐志明, 吕强, 石晓英, 左智峰.
低丰度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原生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1): 146-150.
|
[9] |
卢武长, 崔秉荃, 杨绍全, 张平.
甘溪剖面泥盆纪海相碳酸盐岩的同位素地层曲线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2-20.
|
[10] |
徐北煤, 卢冰.
硅质碎屑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4, 12(3): 56-66.
|
[11] |
陈荣坤.
稳定氧碳同位素在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4): 11-21.
|
[12] |
姜月华, 岳文浙, 业治铮, 魏乃颐.
苏南下三叠统青龙组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 沉积学报,
1993, 11(1): 47-55.
|
[13] |
刘仲衡, 王硕儒, 范德江.
海相碳酸盐岩岩相的模糊模式识别
. 沉积学报,
1992, 10(4): 94-100.
|
[14] |
张水昌, 童箴言.
海相碳酸盐岩中矿物结合有机质的组成及成烃演化
. 沉积学报,
1992, 10(1): 76-82.
|
[15] |
王英华.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沉积学报,
1992, 10(3): 85-95.
|
[16] |
高仁祥.
川南地区下三叠统碳酸盐岩的沉积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1991, 9(3): 50-58.
|
[17] |
史基安, 马宝林, 师育新.
新疆巴楚-柯坪地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与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1990, 8(4): 59-67.
|
[18] |
李成生, 丁传谱, 杨楚雄, 易诗军.
湘中禾青地区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0, 8(3): 66-74.
|
[19] |
徐辉.
华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一些结构的形成
. 沉积学报,
1987, 5(4): 90-95.
|
[20] |
高计元.
碳酸盐颗粒成岩变化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86, 4(4): 119-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