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建宁, 董桂玉, 王兵杰, 张琳婷, 霍少川, 曹玉鹏, 彭凯, 冷春鹏.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震积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267-127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5
|
[2] |
刘磊, 陈洪德, 徐长贵, 钟怡江, 吴奎.
辽东湾古近系震积岩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5): 919-93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08
|
[3] |
.
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古近系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34-642.
|
[4] |
陈贤良, 纪友亮, 杨克明, 刘君龙, 黄富祥, 赵春妮, 杨永, 李龙迪.
川西坳陷上侏罗统遂宁组洪水—漫湖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12-920.
|
[5] |
.
滇西保山金鸡地区三叠系上统大水塘组震积岩的发现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3): 490-500.
|
[6] |
.
湖南慈利溪口震旦系陡山沱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032-1041.
|
[7] |
罗冰.
川东地区飞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识别标志
. 沉积学报,
2009, 27(5): 1012-1017.
|
[8] |
张道伟.
柴西南地区古近系—新近系井—震统一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沉积学报,
2008, 26(3): 392-398.
|
[9] |
王化爱.
蒙古南贝尔凹陷白垩纪地震作用的证据
. 沉积学报,
2008, 26(6): 975-981.
|
[10] |
李元昊.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震积岩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72-779.
|
[11] |
夏青松.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46-252.
|
[12] |
袁静, 陈鑫, 田洪水.
济阳坳陷古近纪软沉积变形层中的环状层理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6, (5): 666-671.
|
[13] |
.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基山砂体地震作用成因新论
. 沉积学报,
2006, 24(4): 488-495.
|
[14] |
魏垂高, 张世奇, 姜在兴, 刘金华.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6): 798-805.
|
[15] |
魏垂高 张世奇 姜在兴 刘金华.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798-805.
|
[16] |
.
济阳坳陷古近纪软沉积变形层中的环状层理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66-671.
|
[17] |
杜远生, 彭冰霞, 韩欣.
广西北海涠洲岛晚更新世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同沉积变形构造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03-209.
|
[18] |
田洪水, 王金光, 吕明英, 王立法.
山东安丘古近纪冲积层中的地震记录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47-453.
|
[19] |
袁静.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1): 41-46.
|
[20] |
杨剑萍, 王辉, 陈世悦, 袁静, 鄢继华, 赵卫卫.
济阳坳陷古近系震积岩特征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81-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