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丹池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和构造演化*

陈洪德 曾允孚 李孝全

陈洪德, 曾允孚, 李孝全. 丹池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和构造演化*[J]. 沉积学报, 1989, 7(4): 85-96.
引用本文: 陈洪德, 曾允孚, 李孝全. 丹池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和构造演化*[J]. 沉积学报, 1989, 7(4): 85-96.
Cheng Hongde, Zeng Yunfu, Li Xiaoquan.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TION AND TECTONICS OF LATE PALEOZOIC DANCHI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9, 7(4): 85-96.
Citation: Cheng Hongde, Zeng Yunfu, Li Xiaoquan.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TION AND TECTONICS OF LATE PALEOZOIC DANCHI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9, 7(4): 85-96.

丹池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和构造演化*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洪德,男,32岁,博士,沉积学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TION AND TECTONICS OF LATE PALEOZOIC DANCHI BASIN

  • 摘要: 丹池盆地属右江裂谷带靠近江南古陆南缘的次级裂陷盆地,其中的沉积可分为五个相区,十三种相类型。研究认为丹池盆地的形成、沉积作用、相和相序的分布均明显受到同沉积期断裂活动的影响。构造演化从泥盆纪初开始即有北西向丹池断裂的张裂作用,此种张裂与其派生的北北东向走滑断裂的复合作用,到二叠纪时,演变为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活动,丹池盆地最初由半地堑式发展为地堑式盆地,到二叠纪成为—走滑盆地。
  • [1] 吴诒等著,1987,广西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矿产,广西人民出版社。
    [2] 曾允孚等著,1987,南岭泥盆系层控矿床,地质出版社。
    [3] 陈洪德,1988,成都地质学院学报,第15卷,4期,68-78页。
    [4] 曾允孚等,1982,矿物岩石,第2卷,3期,1-17页。
    [5] 水涛,1987,中国科学,4期,414一422页。
    [6] 侯方浩等,1988,西南石油学院学报,第10卷,4期,1-19页。
    [7] 罗志立,1981,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四川地质学报,1期。
    [8] Jones, M.E. & Preston, R.M.F. (ed. ) , 1987, Deformation of Sediments and Sccimentary Rocks.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No.29
  • [1] 占王忠, 谭富文.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与烃源岩 . 沉积学报, 2020, 38(4): 876-88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93
    [2] 湖南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 . 沉积学报, 2014, 32(1): 8-18.
    [3] 张翔.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62-771.
    [4] 唐永忠.  南秦岭古生代沉积盆地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与沉积响应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53-662.
    [5] 蔚远江, 孙景民, 朱庆忠, 杨兵, 申军山, 刘宪斌, 韩春明.  羌塘盆地查郎拉地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初探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29-237.
    [6] 金振奎, 邹元荣, 由伟丰, 蒋春雷.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3-19.
    [7] 周祖翼, 毛凤鸣, 廖宗廷, 郭彤楼.  裂变径迹年龄多成分分离技术及其在沉积盆地物源分析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56-458,473.
    [8] 郭英海, 刘焕杰, 权彪, 汪泽成, 钱凯.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 沉积学报, 1998, 16(3): 44-51.
    [9] 邹华耀, 吴智勇.  镜质体反射率在重建盆地古地温中的应用──中国东部、西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古地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12-119.
    [10] 刘文汇, 徐永昌.  沉积岩钾、氩分布与天然气氩同位素——以渤海湾、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1992, 10(1): 83-92.
    [11] 虞子冶, 施央申, 郭令智.  广西钦州盆地志留纪—中泥盆世等深流沉积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1989, 7(3): 21-3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3
  • HTML全文浏览量:  23
  • PDF下载量:  39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9-03-13
  • 刊出日期:  1989-12-10

目录

    丹池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和构造演化*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陈洪德,男,32岁,博士,沉积学

    摘要: 丹池盆地属右江裂谷带靠近江南古陆南缘的次级裂陷盆地,其中的沉积可分为五个相区,十三种相类型。研究认为丹池盆地的形成、沉积作用、相和相序的分布均明显受到同沉积期断裂活动的影响。构造演化从泥盆纪初开始即有北西向丹池断裂的张裂作用,此种张裂与其派生的北北东向走滑断裂的复合作用,到二叠纪时,演变为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活动,丹池盆地最初由半地堑式发展为地堑式盆地,到二叠纪成为—走滑盆地。

    English Abstract

    陈洪德, 曾允孚, 李孝全. 丹池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和构造演化*[J]. 沉积学报, 1989, 7(4): 85-96.
    引用本文: 陈洪德, 曾允孚, 李孝全. 丹池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和构造演化*[J]. 沉积学报, 1989, 7(4): 85-96.
    Cheng Hongde, Zeng Yunfu, Li Xiaoquan.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TION AND TECTONICS OF LATE PALEOZOIC DANCHI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9, 7(4): 85-96.
    Citation: Cheng Hongde, Zeng Yunfu, Li Xiaoquan.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TION AND TECTONICS OF LATE PALEOZOIC DANCHI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9, 7(4): 85-96.
    参考文献 (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