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旭, 胡明毅, 宋昊, 张君龙, 金吉能.
塔东南地区寒武系海退背景下微生物丘沉积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313-132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91
|
[2] |
秦亚超, 孙荣涛, 王红, 田振兴, 徐扬, 温珍河.
南黄海西部日照海域海侵沉积地层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4): 790-8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63
|
[3] |
余烨, 张昌民, 朱锐, 杜家元, 黄俨然, 王莉.
强制海退体系域识别特征及其油气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45-35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8
|
[4] |
史书婷, 王金艺, 郭芪恒, 金振奎, 朱小二, 王昕尧, 李阳, 李硕, 任奕霖, 王凌.
天津蓟县晚元古代冰碛岩的发现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81-119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92
|
[5] |
赖洪飞, 李美俊, 刘计国, 毛凤军, 杨禄, 杨程宇, 肖洪.
强制海退体系域中烃源岩的类型与测井评价——以尼日尔Termit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2): 390-40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6
|
[6] |
吕大炜, 李增学, 王东东, 刘海燕, 贾强, 王平丽, 于得明, 吴晓燕.
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海侵事件微观沉积特征及成煤探讨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33-64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1
|
[7] |
谭秀成.
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方法研究——以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二2亚段A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86-494.
|
[8] |
刘 豪.
浅海陆棚环境下沉积坡折带及其对局部强制海退体系域的控制
. 沉积学报,
2011, 29(5): 906-916.
|
[9] |
樊 馥.
孙吴—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烃源岩海侵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50-656.
|
[10] |
谭秀成.
磨溪气田嘉二段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内滩体发育规律
. 沉积学报,
2009, 27(5): 995-1001.
|
[11] |
谢利华.
陆架坡折盆地强制海退及正常海退沉积——以珠江口盆地珠江组—韩江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093-1100.
|
[12] |
任国选.
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1): 70-76.
|
[13] |
袁文芳, 陈世悦, 曾昌民.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侵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04-612.
|
[14] |
李增学, 余继峰, 郭建斌, 韩美莲.
陆表海盆地海侵事件成煤作用机制分析
. 沉积学报,
2003, 21(2): 288-296,306.
|
[15] |
李增学, 魏久传, 韩美莲.
鲁西陆表海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海侵过程成煤特点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62-368.
|
[16] |
赵震.
从氧、碳同位素组成看蓟县元古宙碳酸盐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5, 13(3): 46-53.
|
[17] |
周丽清, 邵德艳.
北京十三陵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原地风暴沉积的砾屑体
. 沉积学报,
1994, 12(2): 72-76.
|
[18] |
安桐林.
蓟县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原地型风暴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1993, 11(4): 30-36.
|
[19] |
何起祥, 业冶铮, 张明书, 李浩.
受限陆表海的海侵模式
. 沉积学报,
1991, 9(1): 1-10.
|
[20] |
宋天锐.
新疆库车盆地第三纪形成的陆—海过渡碳酸盐岩
. 沉积学报,
1984, 2(3): 4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