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一个陆表海的潮坪沉积模式

赵震

赵震. 一个陆表海的潮坪沉积模式[J]. 沉积学报, 1988, 6(2): 68-76.
引用本文: 赵震. 一个陆表海的潮坪沉积模式[J]. 沉积学报, 1988, 6(2): 68-76.
Zhao Zhen. A SEDIMENTARY MODAL OF THE TIDAL FLAT OF EPICONTINENTAL S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2): 68-76.
Citation: Zhao Zhen. A SEDIMENTARY MODAL OF THE TIDAL FLAT OF EPICONTINENTAL S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2): 68-76.

一个陆表海的潮坪沉积模式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震,男,54岁,副研究员,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

A SEDIMENTARY MODAL OF THE TIDAL FLAT OF EPICONTINENTAL SEA

  •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晚前寒武纪陆表海碳酸盐岩潮坪的清水沉积环境,并归纳出了中元古宙雾迷山组于该环境中的沉积模式:(1)岩石类型,基本上是由沉积白云岩组成,厚达三千余米,伴生有硅岩及微量陆源碎屑;(2)显示了浅水及潮坪沉积环境的叠层石组合及其它各种沉积形相;(3)旋(韵)律性组合,在纵向层序中可以见到多级次套叠的旋(韵)律性沉积,每一部段都寓示着若干赋存于各有既定层位的信息,即它的沉积物、古生物及沉积形相大致上是经常固定的组合。通过上述资料分析,综合归纳出了雾迷山组的陆表海潮坪沉积模式,它是在进积的背景上经历了海侵—海退的演化。
  • [1] 王日伦等,1980,中国震旦亚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欧文,M " L, 1980,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的一般原理,石油地质学译文集第4集,科学出版社。

    [3)赵震,1981,蓟县震旦亚界雾迷山组沉积碳酸盐岩,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3号,地质出版社。
    [3] 刘宝裙等,1980,沉积岩石学,地质出版社。
    [4] 佩蒂庄,F"J·等,197 8,砂和砂岩,科学出版社。
    [5] 张鹏远,1980,蓟县震旦亚界雾迷山组真核生物—管状绿藻,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1号,地质出版社。
    [6] 刘志礼,1982,河北蓟县雾迷山组微体藻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南京大学学报,藻类专辑。
    [7] 奇林格,G·V·等,198 2,碳酸盐岩,石油工业出版社。.
    [8] 陈昌明等,1982,华北地台晚前寒武纪潮汐沉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3卷,第2期。
    [9] Walter, M,,1976, StromatoIites, Developments in sedimentology, 20, New York, p, 193-251
    [10] Petijohn F" J.,1975, Sedimentary racks(third edition)p, 154-391
    [11] Ginsburg, B" N",Tibal deposits, section v, Ancient carbonate examples,p, 269-330
  • [1] 李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6): 928-933.
    [2] 李 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928-93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22
  • HTML全文浏览量:  9
  • PDF下载量:  52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6-01-15
  • 刊出日期:  1988-06-10

目录

    一个陆表海的潮坪沉积模式

      作者简介:

      赵震,男,54岁,副研究员,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晚前寒武纪陆表海碳酸盐岩潮坪的清水沉积环境,并归纳出了中元古宙雾迷山组于该环境中的沉积模式:(1)岩石类型,基本上是由沉积白云岩组成,厚达三千余米,伴生有硅岩及微量陆源碎屑;(2)显示了浅水及潮坪沉积环境的叠层石组合及其它各种沉积形相;(3)旋(韵)律性组合,在纵向层序中可以见到多级次套叠的旋(韵)律性沉积,每一部段都寓示着若干赋存于各有既定层位的信息,即它的沉积物、古生物及沉积形相大致上是经常固定的组合。通过上述资料分析,综合归纳出了雾迷山组的陆表海潮坪沉积模式,它是在进积的背景上经历了海侵—海退的演化。

    English Abstract

    赵震. 一个陆表海的潮坪沉积模式[J]. 沉积学报, 1988, 6(2): 68-76.
    引用本文: 赵震. 一个陆表海的潮坪沉积模式[J]. 沉积学报, 1988, 6(2): 68-76.
    Zhao Zhen. A SEDIMENTARY MODAL OF THE TIDAL FLAT OF EPICONTINENTAL S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2): 68-76.
    Citation: Zhao Zhen. A SEDIMENTARY MODAL OF THE TIDAL FLAT OF EPICONTINENTAL S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2): 68-76.
    参考文献 (1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