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潮汐沉积与含煤建造

刘焕杰

刘焕杰. 潮汐沉积与含煤建造[J]. 沉积学报, 1988, 6(2): 42-49.
引用本文: 刘焕杰. 潮汐沉积与含煤建造[J]. 沉积学报, 1988, 6(2): 42-49.
Liu Huanjie. TIDAL DEPOSITS AND COAL-BEARING FORMATIO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2): 42-49.
Citation: Liu Huanjie. TIDAL DEPOSITS AND COAL-BEARING FORMATIO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2): 42-49.

潮汐沉积与含煤建造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焕杰,男,54岁,教授沉积学

TIDAL DEPOSITS AND COAL-BEARING FORMATIONS

  • 摘要: 本文论述了陆表海障壁海岸环境是我国南方晚古生代含煤建造的主要古地理条件,潮汐沉积是含煤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煤层形成于潮汐流为主要水动力条件的泥炭坪环境中。论文提出了泥炭坪属于潮坪环境,而不是泥炭沼泽的论点;探讨了泥炭坪的成因标志及其所形成的煤层特点;最后指出了这些特点将成为煤田的普查、勘探、开采和利用的重要标志。
  • [1] 孙枢等,1981,沉积岩石学研究(论文集)科学出版社,第109页。
    [2] 刘焕杰,1980,中国矿业学院学报,第3期,47-48页。
    [3] 刘焕杰,lss2,中国矿业学院学报,第2期,62-70页。
    [4] 刘焕杰等,1962,湘中下石炭统测水组含煤建造沉积环境的研究,32届地质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15-16页。
    [5] 张鹏飞、刘焕杰等,1983,沉积学报,第3期,20-24页。
    [6] Friedman, G.M. and Saaders, J.E., 1978, Principles of Sedimentology, John Wiley and Sns, p.331-332
    [7] Galloway, W. E, and Hobday, D. K.,1983, Terrigenous Clastic DepositionalSystems Applications to Petroleum Coal and Uranium Exploration, Springer-Verlag, p.267-271.
  • [1] 李晓路, 于兴河, 谭程鹏, 杜永慧, 单新, 王志兴.  潮汕地区全新世障壁海岸三角洲沉积演化与砂体展布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06-71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9
    [2] 刘家军, 刘建明, 郑明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林丽, 周德安.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西秦岭寒武系含矿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8, 16(4): 42-49.
    [3] 沙庆安.  《成煤环境的比较沉积学研究》——海南岛红树林潮坪与红树林泥炭 评介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49-149.
    [4] 闵茂中, 张祖还.  论华南含铀沉积建造 . 沉积学报, 1993, 11(4): 1-7.
    [5] 刘焕杰, 贾玉如, 龙耀珍, 何康林, 马宏英, 郭英海, 施健, 桑树勋.  海相成煤论进展 . 沉积学报, 1992, 10(3): 47-56.
    [6] 汪寿松, 陈昌明, Irion G.  汪额诺格岛(北海)与大陆之间障壁潮坪的沉积物:粘土矿物、重金属和有机碳 . 沉积学报, 1988, 6(2): 78-96.
    [7] 栾绍堃.  青海祁连含煤区侏罗纪含煤岩系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87, 5(1): 132-136.
    [8] 刘焕杰, 贾玉如, 龙耀珍, 王宏伟.  华北石炭纪含煤建造的陆表海堡岛体系特点及其事件沉积 . 沉积学报, 1987, 5(3): 73-80.
    [9] 张鹏飞, 刘焕杰, 卓越, 贾玉如, 陈昌荣, 何楚玉, 殷宗昌.  试论局限台地碳酸盐岩型含煤建造——桂中马滩一带合山组的某些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1983, 1(3): 18-28.
    [10] 谌建国, 李有亮.  广西上二叠统含煤建造和藻坪沼泽成煤模式 . 沉积学报, 1983, 1(1): 86-9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52
  • HTML全文浏览量:  19
  • PDF下载量:  54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6-07-25
  • 刊出日期:  1988-06-10

目录

    潮汐沉积与含煤建造

      作者简介:

      刘焕杰,男,54岁,教授沉积学

    摘要: 本文论述了陆表海障壁海岸环境是我国南方晚古生代含煤建造的主要古地理条件,潮汐沉积是含煤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煤层形成于潮汐流为主要水动力条件的泥炭坪环境中。论文提出了泥炭坪属于潮坪环境,而不是泥炭沼泽的论点;探讨了泥炭坪的成因标志及其所形成的煤层特点;最后指出了这些特点将成为煤田的普查、勘探、开采和利用的重要标志。

    English Abstract

    刘焕杰. 潮汐沉积与含煤建造[J]. 沉积学报, 1988, 6(2): 42-49.
    引用本文: 刘焕杰. 潮汐沉积与含煤建造[J]. 沉积学报, 1988, 6(2): 42-49.
    Liu Huanjie. TIDAL DEPOSITS AND COAL-BEARING FORMATIO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2): 42-49.
    Citation: Liu Huanjie. TIDAL DEPOSITS AND COAL-BEARING FORMATIO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2): 42-49.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