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恒, 王剑, 韦恒叶, 付修根.
四川盆地城口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73-10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91
|
[2] |
宋晨冉, 王伟.
湖北宜昌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下部重晶石结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35
|
[3] |
张懿, 陈龙, 李建, 王东歌, 吴庆铭, 韦轶, 史强, 旷红伟, 柳永清, 廖志伟.
渝东北陡山沱组碳酸锰微生物岩沉积环境初探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87-14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6
|
[4] |
.
湖南慈利溪口震旦系陡山沱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032-1041.
|
[5] |
密文天.
湖北宜昌白果园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及磷块岩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71-480.
|
[6] |
杨瑞东.
贵州清镇陡山沱组帽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中藻类化石Beltanelliodes podolicus发现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050-1056.
|
[7] |
任国选.
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1): 70-76.
|
[8] |
曹高社, 张善文, 柳忠泉, 杨晓勇, 刘德良, 周松兴, 杨强.
华北陆块南缘下震旦统顶部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21-627.
|
[9] |
解启来, 陈多福, 漆亮, 陈先沛.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后变化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27-633.
|
[10] |
薛耀松, 唐天福, 俞从流.
中国南方上震旦统灯影组中的古喀斯特洞穴磷块岩
. 沉积学报,
1992, 10(3): 145-153.
|
[11] |
杨卫东, 曾允孚.
黔中陡山沱期磷块岩成因的系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0, 8(3): 84-92.
|
[12] |
徐永昌, 沈平, 李玉成.
中国最古老的气藏——四川威远震旦纪气藏
. 沉积学报,
1989, 7(4): 3-13.
|
[13] |
张光前, 刘承祚.
沉积环境的定量化研究——以我国南方晚震旦世含磷建造为例
. 沉积学报,
1988, 6(4): 81-92.
|
[14] |
曹仁关.
湖北震旦系磷块岩中的藻类化石
. 沉积学报,
1988, 6(1): 97-101.
|
[15] |
鲍根德.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87, 5(1): 114-124.
|
[16] |
唐天福, 薛耀松, 俞从流.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沉积相及磷块岩的时空分布
. 沉积学报,
1987, 5(3): 113-124.
|
[17] |
崔克信, 甄勇毅.
华南震旦纪和寒武纪磷块岩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87, 5(1): 1-9.
|
[18] |
杨永明.
云南宣威山软木的发现
. 沉积学报,
1984, 2(3): 131-134.
|
[19] |
孟祥化.
中国东部晚震旦—早寒武世含磷建造分析和聚磷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83, 1(2): 31-46.
|
[20] |
赵东旭.
扬子地台陡山沱期磷块岩的沉积和分布特点
. 沉积学报,
1983, 1(3):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