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云峰, 刘宗堡, 应玉双, 刘云燕.
决口扇对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连通性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329-13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61
|
[2] |
徐起浩.
无明显压实的滨海相沉积孔隙度识别及其机理与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091-110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7
|
[3] |
汪敬忠 吴敬禄 曾海鳌 白瑞东.
河套平原表层土壤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77-683.
|
[4] |
.
基于过程的分流平原高弯河道砂体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以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53-662.
|
[5] |
.
黄河银川平原段河床沉积速率变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65-571.
|
[6] |
李冬.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天然堤—溢岸沉积
. 沉积学报,
2011, 29(4): 689-694.
|
[7] |
雷国良.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74-282.
|
[8] |
陈小英, 陈沈良, 刘勇胜.
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沉积物的分异特征与规律
. 沉积学报,
2006, (5): 714-721.
|
[9] |
.
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沉积物的分异特征与规律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14-721.
|
[10] |
姚合法, 林承焰, 侯建国, 董春梅, 刘玉瑞, 任丽华.
苏北盆地粘土矿物转化模式与古地温
. 沉积学报,
2004, 22(1): 29-35.
|
[11] |
钟建华, 李理.
黄河断流后三角洲(水上平原)的滑塌构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1): 7-12.
|
[12] |
魏红红, 彭惠群, 李静群, 谢正温, 漆雕良.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03-408.
|
[13] |
杨守业, 李从先, 张家强.
苏北滨海平原全新世沉积物物源研究——元素地球化学与重矿物方法比较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58-463.
|
[14] |
林春明, 钱奕中.
浙江沿海平原全新统气源岩特征及生物气形成的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70-75.
|
[15] |
陈代钊, 张鹏飞.
三角洲平原上网结河的发育与聚煤作用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03-112.
|
[16] |
杨文才.
下辽河平原周边冲积扇沉积模式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9, 7(3): 63-72.
|
[17] |
徐家声.
孢粉在苏北沿海辐射状砂脊群地区沉积研究中的作用
. 沉积学报,
1987, 5(4): 147-158.
|
[18] |
吴崇筠.
湖盆砂体类型
. 沉积学报,
1986, 4(4): 1-27.
|
[19] |
陈焕疆, 殷耀南.
试论一种“滨海岛湖”沉积环境及其形成背景的初步分析
. 沉积学报,
1984, 2(4): 58-65.
|
[20] |
张国栋, 王益友, 朱静昌, 董荣鑫, 吴萍.
苏北弶港现代潮坪沉积
. 沉积学报,
1984, 2(2): 3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