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韦恒叶, 张淦, 张璇, 胡谍, 龚嘉欣.
中上扬子区上二叠统大隆组硅质岩沉积终结年龄【“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专辑】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65
|
[2] |
邹怡, 韦恒叶.
下扬子中二叠统孤峰组热液硅质岩地球化学约束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3): 799-81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9
|
[3] |
夏攀, 甯濛, 文华国, 郎咸国.
镁同位素示踪碳酸盐岩沉积—成岩过程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546-156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12
|
[4] |
胡永亮, 王伟, 周传明.
沉积地层中的黄铁矿形态及同位素特征初探——以华南埃迪卡拉纪深水相地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20, 38(1): 138-14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21
|
[5] |
任娜娜, 韩波, 张军涛, 冯菊芳, 王晓涛, 朱爽, 马强, 田海芹, 何治亮.
海水进退、滩坪出没、云化岩溶等与碳酸盐岩储层关系研究——以上扬子地台龙王庙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90-12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8
|
[6] |
王卓卓, 施立志, 张永生, 陈代钊, 梁江平.
湘桂地区泥盆纪硅岩Rb-Sr、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沉积背景研究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79-68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6
|
[7] |
黄思静, 麻建明, 冷德勋.
广西钦州石炭—二叠纪深海硅质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42-546.
|
[8] |
谢庆宾, 朱筱敏, 胡庆喜, 陈方鸿, 王贵文.
北京西山地区雾迷山组风暴硅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1997, 15(3): 37-40.
|
[9] |
唐世荣, 王东安, 李任伟.
湘川地区震旦-寒武系硅岩的有机岩石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1): 54-58.
|
[10] |
赵震.
从氧、碳同位素组成看蓟县元古宙碳酸盐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5, 13(3): 46-53.
|
[11] |
周秦禧, 陈江峰, 张巽, 文东, 谢智, 徐祥, 邢凤鸣.
扬子地块东南缘沉积岩的Nd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3): 39-45.
|
[12] |
王东安, 陈瑞君.
雅鲁藏布缝合带硅岩的地球化学成因标志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5, 13(1): 27-31.
|
[13] |
卢武长, 崔秉荃, 杨绍全, 张平.
甘溪剖面泥盆纪海相碳酸盐岩的同位素地层曲线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2-20.
|
[14] |
周永章, 涂光炽, Edward H. CHOWNJayanta GUHA, 卢焕章.
粤西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层状硅岩的热水成因属性: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11.
|
[15] |
陈志明.
扬子地台晚古生代沉积建造
. 沉积学报,
1992, 10(2): 1-8.
|
[16] |
黄志诚, 黄钟瑾, 陈智娜.
下扬子区五峰组火山碎屑岩与放射虫硅质岩
. 沉积学报,
1991, 9(2): 1-15.
|
[17] |
周永章.
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3): 75-83.
|
[18] |
陈志明.
扬子地台寒武纪沉积建造
. 沉积学报,
1989, 7(3): 11-20.
|
[19] |
陈先沛, 陈多福.
广西木圭上泥盆统乳房状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88, 6(4): 22-32.
|
[20] |
赵东旭.
扬子地台陡山沱期磷块岩的沉积和分布特点
. 沉积学报,
1983, 1(3):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