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力钰, 陈代钊, 刘康.
弗拉—法门转折期气候—海洋环境变化及生物危机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24, 42(3): 723-7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7
|
[2] |
林武辉, 余锦萍, 余克服, 刘昕明, 莫珍妮, 宁秋云, 李英花, 李玉婷.
北部湾涠洲岛海域沉积物中物质来源解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3): 621-63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48
|
[3] |
李蕾, 黄华芳, 王健, 许清海, 张聪聪.
泥河湾侯家窑遗址古河流及环境考古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1): 111-11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10
|
[4] |
白建科, 李智佩, 徐学义, 李婷.
西天山早石炭世构造环境:大哈拉军山组底部沉积地层学证据
. 沉积学报,
2015, 33(3): 459-46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04
|
[5] |
张美良, 朱晓燕, 吴夏, 张碧云, 潘谋成.
桂林洞穴滴水与现代碳酸钙δ18O记录的环境意义——以桂林七星岩NO.15支洞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97-70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8
|
[6] |
.
秦岭造山带与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构造事件年代学对比
. 沉积学报,
2013, 31(6): 939-953.
|
[7] |
.
广西田林龙江垌上石炭统黄龙组珊瑚礁古生态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04-412.
|
[8] |
杨丽丽.
黔南宾夕法尼亚亚纪珊瑚礁相腕足动物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水温信息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58-464.
|
[9] |
常洪伦 董旭明 巩恩普.
黔南晚石炭世珊瑚礁生态系统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6): 904-912.
|
[10] |
孙宝亮.
贵州紫云扁平村石炭纪珊瑚礁剖面微相分析与沉积相
. 沉积学报,
2007, 25(3): 351-357.
|
[11] |
张美良, 林玉石, 覃嘉铭.
桂林水南洞石笋的沉积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2): 233-239.
|
[12] |
余克服, 赵焕庭, 朱袁智.
南沙群岛珊瑚礁区仙掌藻的现代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1998, 16(3): 20-24.
|
[13] |
全松青, 王国忠, 吕炳全, 蒋盘良.
海南岛排浦珊瑚礁区的现代沉积体系及其演化过程
. 沉积学报,
1993, 11(4): 56-66.
|
[14] |
沈健伟.
弗拉斯晚期桂林组上段旋回性和双孔层孔虫堆积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3, 11(1): 103-110.
|
[15] |
祝仲蓉, J.Chappell, J.Marshall.
巴布亚新几内亚合恩半岛晚第四纪上升珊瑚礁造礁珊瑚的成岩历史
. 沉积学报,
1992, 10(1): 133-145.
|
[16] |
杜远生, 赵锡文.
甘肃西成铅锌矿田泥盆纪吉维特—弗拉斯期沉积古地理及控矿意义
. 沉积学报,
1991, 9(3): 22-30.
|
[17] |
杨卫东, 曾允孚.
黔中陡山沱期磷块岩成因的系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0, 8(3): 84-92.
|
[18] |
方少仙, 候方浩.
广西田林县浪平碳酸盐台地石炭纪沉积环境及大塘期苔藓虫—珊瑚点礁
. 沉积学报,
1986, 4(3): 30-42.
|
[19] |
方积义.
桂林地区上泥盆统碳酸盐岩沉积相
. 沉积学报,
1985, 3(4): 73-82.
|
[20] |
赵东旭.
扬子地台陡山沱期磷块岩的沉积和分布特点
. 沉积学报,
1983, 1(3):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