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孟仟祥 吉利明

孟仟祥, 吉利明.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J]. 沉积学报, 1997, 15(S1): 82-85.
引用本文: 孟仟祥, 吉利明.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J]. 沉积学报, 1997, 15(S1): 82-85.
Meng Qianxiang, Ji Liming. Biomarkers of Light Hydrocarbons from Pinus Pollen through Thermal Experiment[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7, 15(S1): 82-85.
Citation: Meng Qianxiang, Ji Liming. Biomarkers of Light Hydrocarbons from Pinus Pollen through Thermal Experiment[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7, 15(S1): 82-85.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孟仟祥,男,50岁,工程师,有机地球化学.

  • 中图分类号: P593

Biomarkers of Light Hydrocarbons from Pinus Pollen through Thermal Experiment

  • 摘要: 研究表明,花粉的产烃高峰在热模拟的300℃~500℃,主产烃期在350℃~450℃。200℃以前仅有微量的轻烃产出,550℃以后因强烈的热降解效应轻烃馏份也大大降低。轻烃主要由四个组份组成,最主要的组份是1~4个芳环的芳烃系列化合物,它们在450℃以前占总轻烃的55.17%~65.21%,500℃以后的轻烃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几乎占到100%。其次组份是正构烷烃、烷基环己(戊)烷和长链脂肪酸(酯)系列化合物。本次检出的众多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我国以陆生生物为主要母质输入类型的沉积有机质、原油及煤岩中均被检出过。因此,本次实验对研究陆相成油(气)中孢粉的贡献及孢粉的成烃、排烃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 [1] J.布鲁克斯.有机质成熟作用研究与矿物燃料勘探高品文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34-56,160-175
    [2] Brooks J.,Shaw G.,Geochemistry of Sporopollenin. ChemicalGeology, 1972, 10(1);69-87.
    [3] 刘丙仑.抱子和花粉的“骨骼”—抱粉素.科学实验,1984,(2);37 -38
    [4] 王开发.抱粉学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地质地球化学,1979,(9):1-10
    [5] 洪山海等.光谱解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7-85,232-346
    [6] Fan Pu, Meng Qianxiang. Biomarkers of Upper Sinian cyanobac-terial dolostones in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Earth Sciences, 1991, 5(1-4);129-154.
    [7] 王有孝,孟仟祥等.煤成烃演化特征-烷烃和芳烃.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室年报,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89-104
    [8] 惠荣推,孟仟祥等.准噶尔盆地南缘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学报,1990.8(1):29-35
  • [1] 史基安, 王琪, 赵欣.  不同类型烃源岩气态烃的生成特征研究——来自差热—色谱联机热模拟实验方法的证据 . 沉积学报, 1999, 17(2): 301-305.
    [2] 李佩珍, 张学军, 黄蓉, 陆现彩.  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描述及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69-172.
    [3] 周世新, 夏燕青, 罗斌杰, 程学惠, 崔明中, 李原, 王春江.  脂肪酸盐生烃热模拟研究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18-121.
    [4] 夏燕青, 罗斌杰, 王春江.  南宁盆地第三系木质褐煤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热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00-106.
    [5] 王开发, 李宜垠, 张惠之, 封卫青, 张玉兰, 吴国, 王宣.  Alternaria tenuis菌孢热模拟生烃试验研究Ⅰ . 沉积学报, 1996, 14(4): 31-37.
    [6] 吉利明, 妥进才.  松粉热解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意义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15-121.
    [7] 耿安松, 周毅, 傅家谟, 盛国英, 张启明.  莺—琼盆地气源岩排烃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2): 86-92.
    [8] 吉利明, 张晓宝, 王少飞.  现代松粉的热变质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16-124.
    [9] 夏燕青, 罗斌杰.  二环倍半萜烷生成演化的热模拟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06-113.
    [10] 王开发, 李宜垠, 张惠之.  孢粉生烃热模拟试验研究——Ⅰ:烃的产率与性质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31-13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93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33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7-04-01

目录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作者简介:

      孟仟祥,男,50岁,工程师,有机地球化学.

    • 中图分类号: P593

    摘要: 研究表明,花粉的产烃高峰在热模拟的300℃~500℃,主产烃期在350℃~450℃。200℃以前仅有微量的轻烃产出,550℃以后因强烈的热降解效应轻烃馏份也大大降低。轻烃主要由四个组份组成,最主要的组份是1~4个芳环的芳烃系列化合物,它们在450℃以前占总轻烃的55.17%~65.21%,500℃以后的轻烃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几乎占到100%。其次组份是正构烷烃、烷基环己(戊)烷和长链脂肪酸(酯)系列化合物。本次检出的众多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我国以陆生生物为主要母质输入类型的沉积有机质、原油及煤岩中均被检出过。因此,本次实验对研究陆相成油(气)中孢粉的贡献及孢粉的成烃、排烃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

    English Abstract

    孟仟祥, 吉利明.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J]. 沉积学报, 1997, 15(S1): 82-85.
    引用本文: 孟仟祥, 吉利明. 松粉热模拟轻烃分子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J]. 沉积学报, 1997, 15(S1): 82-85.
    Meng Qianxiang, Ji Liming. Biomarkers of Light Hydrocarbons from Pinus Pollen through Thermal Experiment[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7, 15(S1): 82-85.
    Citation: Meng Qianxiang, Ji Liming. Biomarkers of Light Hydrocarbons from Pinus Pollen through Thermal Experiment[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7, 15(S1): 82-85.
    参考文献 (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