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梅冥相

梅冥相.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J]. 沉积学报, 2008, 26(4): 565-574.
引用本文: 梅冥相.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J]. 沉积学报, 2008, 26(4): 565-574.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梅冥相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MEI Ming-xiang
  • 摘要: 在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最为普遍的是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而以潮下相沉积为主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与前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因此,与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一样,非叠层石序列成为了解前寒武纪复杂多变的碳酸盐世界的重要线索。燕山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为一套厚度千余米的碳酸盐沉积序列,包括四大部分:第一段(或称为官地亚组)为发育在海侵砂岩上的叠层石白云岩地层;第二段(或称为桑树鞍亚组)为发育少量叠层石的含锰白云岩地层;第三段又称为张家峪亚组,为一套以发育灰岩为主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第四段以叠层石岩礁和叠层石礁白云岩为特征。延庆千沟剖面的高于庄组第三段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贫乏叠层石是其基本特点,包含3个三级层序,在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中,层面上发育席底构造的中层均一石灰岩(隐藻泥晶灰岩)和灰黑色薄层泥灰岩组成若干潮下型米级旋回,晚期高水位体系域则以厚层块状纹理石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特征;三级层序的凝缩段单元则以薄层泥灰岩和泥页岩构成的L—M型米级旋回为特征。因此,每一个三级层序均以一个有序的沉积相序列为特征。高于庄组的分布时限大致为200 Ma(1 600~1 400 Ma),考虑到下伏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之间的地层间断时限大致为50 Ma至100 Ma,所以推断高于庄组的堆积作用时限为100 Ma(1 500~1 400 Ma)左右,其中高于庄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分界线正好处于该组的中部而可以推断该界线的大致为1 450 Ma左右;因此,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发育表明,在1 450 Ma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可以与前寒武纪其他已经被识别出的三次叠层石衰减事件(2 000 Ma、1 000 Ma和675 Ma)相比拟的又一次叠层石衰减事件。延庆千沟剖面高于庄组第三段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可以大致与北美地区的起始时限为1 450 Ma左右、Belt超群中的Helena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相对比,表明了1 450 Ma左右的叠层石衰减事件具有全球性,从而赋予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重要的沉积学意义。延庆千沟剖面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特别的岩石类型和沉积构造,成为前寒武纪碳酸盐岩沉积中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典型代表,由其所代表的沉积学特点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漫长的前寒武纪碳酸盐沉积作用的变化规律而具有重要意义。
  • [1] 石泽远, 张国成, 孙风波, 李倩倩, 杨雯童, 郑德顺.  豫西中元古界龙家园组浅海氧化还原性质研究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6
    [2] 王昌勇, 刘帅, 李胡蝶, 常玖, 许兴斌, 范亚楠, 旷红伟.  神农架地区中元古界混合沉积特征及其发育模式 . 沉积学报, 2022, 40(6): 1649-165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51
    [3] 邢智峰, 刘云龙, 付玉鑫, 齐永安, 郑伟.  豫西鲁山中元古界云梦山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发育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1): 46-5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2
    [4] 辛浩, 肖恩照, 王龙, 李屹尧, 张震武.  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2020, 38(1): 64-7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1
    [5] 李晓波, 王旖旎, 王晗.  辽宁兴城中元古界常州沟组砂岩中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 沉积学报, 2020, 38(1): 32-4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22
    [6] 史书婷, 王金艺, 郭芪恒, 金振奎, 朱小二, 王昕尧, 李阳, 李硕, 任奕霖, 王凌.  天津蓟县晚元古代冰碛岩的发现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81-119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92
    [7] 冯诗海, 李红, 蒋佳俊, 雷云, 牛元哲, 杨锐, 刘永杰.  华北秦皇岛地区柳江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多期白云化作用 . 沉积学报, 2017, 35(4): 664-68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2
    [8] 岳亮, 刘自亮.  冲积扇沉积向滨岸沉积的转变——以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兵马沟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4): 752-7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9
    [9] 黔东及邻区新元古代甲路组岩石地层对比及其古地理意义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9-26.
    [10] 滇中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模式: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4, 32(3): 399-409.
    [11] 邢智峰.  从微观角度认识微生物席在中元古代的繁盛——以豫西云梦山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5): 857-865.
    [12] 崔景伟.  冀北凹陷高于庄组与洪水庄组在岩芯、露头中多赋存态生物标志物的对比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93-598.
    [13] 宋天锐.  北京十三陵中元古代1.8Ga和1.6Ga的铁质宇宙球粒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83-588.
    [14] 冯 东.  新元古代晚期盖帽碳酸盐岩的成因与“雪球地球”的终结机制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35-241.
    [15] 柳永清, 高林志, 刘燕学.  苏皖辽地区新元古代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的沉积岩相与环境约束 . 沉积学报, 2005, 23(1): 49-59.
    [16] 杜远生, 韩欣.  滇中中元古代昆阳群因民组碎屑风暴岩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59-261.
    [17] 于炳松, 裘愉卓, 李娟.  扬子地块西南部晚元古代——三叠纪沉积地球化学演化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27-133,147.
    [18] 雷振宇, 李永铁.  豫西中元古界汝阳群高频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41-45.
    [19] 周丽清, 邵德艳.  北京十三陵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原地风暴沉积的砾屑体 . 沉积学报, 1994, 12(2): 72-76.
    [20] 和政军.  辽宁锦西地区中元古代-中生代砂岩构造背景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9, 7(2): 21-2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01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101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08-08-10

目录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通讯作者: 梅冥相

    摘要: 在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最为普遍的是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而以潮下相沉积为主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与前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因此,与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一样,非叠层石序列成为了解前寒武纪复杂多变的碳酸盐世界的重要线索。燕山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为一套厚度千余米的碳酸盐沉积序列,包括四大部分:第一段(或称为官地亚组)为发育在海侵砂岩上的叠层石白云岩地层;第二段(或称为桑树鞍亚组)为发育少量叠层石的含锰白云岩地层;第三段又称为张家峪亚组,为一套以发育灰岩为主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第四段以叠层石岩礁和叠层石礁白云岩为特征。延庆千沟剖面的高于庄组第三段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贫乏叠层石是其基本特点,包含3个三级层序,在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中,层面上发育席底构造的中层均一石灰岩(隐藻泥晶灰岩)和灰黑色薄层泥灰岩组成若干潮下型米级旋回,晚期高水位体系域则以厚层块状纹理石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特征;三级层序的凝缩段单元则以薄层泥灰岩和泥页岩构成的L—M型米级旋回为特征。因此,每一个三级层序均以一个有序的沉积相序列为特征。高于庄组的分布时限大致为200 Ma(1 600~1 400 Ma),考虑到下伏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之间的地层间断时限大致为50 Ma至100 Ma,所以推断高于庄组的堆积作用时限为100 Ma(1 500~1 400 Ma)左右,其中高于庄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分界线正好处于该组的中部而可以推断该界线的大致为1 450 Ma左右;因此,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发育表明,在1 450 Ma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可以与前寒武纪其他已经被识别出的三次叠层石衰减事件(2 000 Ma、1 000 Ma和675 Ma)相比拟的又一次叠层石衰减事件。延庆千沟剖面高于庄组第三段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可以大致与北美地区的起始时限为1 450 Ma左右、Belt超群中的Helena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相对比,表明了1 450 Ma左右的叠层石衰减事件具有全球性,从而赋予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重要的沉积学意义。延庆千沟剖面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特别的岩石类型和沉积构造,成为前寒武纪碳酸盐岩沉积中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典型代表,由其所代表的沉积学特点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漫长的前寒武纪碳酸盐沉积作用的变化规律而具有重要意义。

    English Abstract

    梅冥相.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J]. 沉积学报, 2008, 26(4): 565-574.
    引用本文: 梅冥相.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J]. 沉积学报, 2008, 26(4): 565-57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