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李文厚

李文厚.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J]. 沉积学报, 1997, 15(3): 18-22.
引用本文: 李文厚.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J]. 沉积学报, 1997, 15(3): 18-22.
Li Wenhou.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ower Cretaceous in Suhongtu -Yingen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7, 15(3): 18-22.
Citation: Li Wenhou.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ower Cretaceous in Suhongtu -Yingen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7, 15(3): 18-22.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文厚 男 48岁 副教授 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P53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ower Cretaceous in Suhongtu -Yingen Basin

  • 摘要: 本文根据沉积、古生物及地震资料对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下白垩统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根据准层序的叠置方式,准层序组有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本区下白垩统可以划分9个准层序组,以退积型准层序组最为发育。苏红图—银根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沉积格局曾发生过显著变化,从早到晚先后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湖和深湖相沉积,并在深湖相暗色页岩中夹有浊流和泥石流沉积,为退积型湖进层序。早白垩世晚期则由滨浅湖相演化为滨湖沼泽和河流相沉积,为进积型湖退层序。本区的湖侵体系域浅湖—深湖相暗色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是重要的烃源岩。低水位体系域的扇三角洲层序以加积型为特征,即下部为扇三角洲平原,中部为扇三角洲前缘,上部为前扇三角洲。反映了该区处于活动盆地边缘,湖水由浅变深,扇三角洲相应后退,沉降速率大于沉积速率。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储集作用不可低估。高水位体系域的滨浅湖滩砂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而湖侵体系域的深湖相泥、页岩和高水位体系域的滨湖沼泽相泥岩均可作为区域盖层。它们在垂向上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 [1] 吴元燕,刘震,王伟华等. 歧北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沉积学报, 1996, 14( 1): 167 ~ 175.
    [2] 解习农,李思田.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特点. 地质科技情报, 1993, 12( 1): 22 ~ 26.
    [3] 王东坡,刘立. 大陆裂谷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 岩相古地理, 1994, 14( 3): 1 ~ 9.
    [4] 纪友亮,张世奇等.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64 ~ 75.
    [5] 冷胜荣,纪友亮,张世奇等.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地质论评, 1994, 40(增刊 ): 168 ~ 174.
    [6] 刘宝君,余光明,陈成生. 西藏日喀则地区第三系大竹卡组砾质扇三角洲— 片状颗粒流沉积. 岩相古地理, 1990, 10(1): 1 ~11.
  • [1] 李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6): 928-933.
    [2] 李 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928-93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42
  • HTML全文浏览量:  8
  • PDF下载量:  39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6-05-07
  • 刊出日期:  1997-09-10

目录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作者简介:

      李文厚 男 48岁 副教授 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P53

    摘要: 本文根据沉积、古生物及地震资料对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下白垩统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根据准层序的叠置方式,准层序组有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本区下白垩统可以划分9个准层序组,以退积型准层序组最为发育。苏红图—银根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沉积格局曾发生过显著变化,从早到晚先后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湖和深湖相沉积,并在深湖相暗色页岩中夹有浊流和泥石流沉积,为退积型湖进层序。早白垩世晚期则由滨浅湖相演化为滨湖沼泽和河流相沉积,为进积型湖退层序。本区的湖侵体系域浅湖—深湖相暗色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是重要的烃源岩。低水位体系域的扇三角洲层序以加积型为特征,即下部为扇三角洲平原,中部为扇三角洲前缘,上部为前扇三角洲。反映了该区处于活动盆地边缘,湖水由浅变深,扇三角洲相应后退,沉降速率大于沉积速率。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储集作用不可低估。高水位体系域的滨浅湖滩砂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而湖侵体系域的深湖相泥、页岩和高水位体系域的滨湖沼泽相泥岩均可作为区域盖层。它们在垂向上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English Abstract

    李文厚.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J]. 沉积学报, 1997, 15(3): 18-22.
    引用本文: 李文厚.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J]. 沉积学报, 1997, 15(3): 18-22.
    Li Wenhou.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ower Cretaceous in Suhongtu -Yingen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7, 15(3): 18-22.
    Citation: Li Wenhou.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ower Cretaceous in Suhongtu -Yingen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7, 15(3): 18-22.
    参考文献 (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