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金艺, 金振奎.
微生物白云岩形成机理、识别标志及存在的问题
. 沉积学报,
2022, 40(2): 350-35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5
|
[2] |
朱永进, 沈安江, 刘玲利, 陈永权, 俞广.
塔里木盆地晚震旦世—中寒武世构造沉积充填过程及油气勘探地位
. 沉积学报,
2020, 38(2): 398-41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45
|
[3] |
王菁, 李相博, 刘化清, 张志杰, 完颜容, 王宏波, 黄军平.
陆相盆地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其形成与保存条件——以青海湖现代沉积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5): 1016-103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8
|
[4] |
邓世彪, 关平, 李保华, 刘沛显, 陈永权.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台缘带沉积结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 沉积学报,
2018, 36(4): 706-72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9
|
[5] |
伏美燕, 李娜, 黄茜, 刘磊.
滨岸-浅海混合沉积对海平面与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石炭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10-112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3
|
[6] |
朱世发, 刘欣, 朱筱敏, 万策, 尤新才, 吉林, 杜建鹏.
准噶尔盆地克—百逆掩断裂带上下盘储层差异性及其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94-20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20
|
[7] |
孙海涛.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24-733.
|
[8] |
张翔.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62-771.
|
[9]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10] |
何莹, 鲍志东, 沈安江, 申银民, 李明和.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6, (6): 806-818.
|
[11] |
何 莹 鲍志东 沈安江 申银民 李明和.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06-818.
|
[12] |
王建宝, 郭汝泰, 肖贤明, 刘祖发, 申家贵.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早古生代油气藏形成的期次与时间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20-325.
|
[13] |
刘洛夫, 赵建章, 张水昌, 方家虎, 肖中尧.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形成期次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75-479.
|
[14] |
王毅.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中泥盆统层序地层分析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14-421.
|
[15] |
薛莲花, 陈国俊, 王琪, 史基安, 肖立新, 杨军, 赵克斌.
塔里木盆地K2-E旋回层序与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1998, 16(3): 66-71.
|
[16] |
许效松, 牟传龙, 林明.
中国南方泥盆纪板内盆地层序地层与控矿
. 沉积学报,
1994, 12(1): 1-7.
|
[17] |
史基安.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和古生代白云岩成因及其储集性
. 沉积学报,
1993, 11(2): 43-50.
|
[18] |
范善发, 周中毅, 潘长春.
应用生物标志物评价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物的古环境
. 沉积学报,
1991, 9(S1): 44-51.
|
[19] |
辛建荣.
广西南丹泥盆纪缺氧盆地沉积模式及其演化
. 沉积学报,
1991, 9(3): 90-97.
|
[20] |
王有孝, 孟仟祥, 范璞, 王春江, 李玉兰.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苗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4): 104-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