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勇, 高小洋, 何文祥, 李顺利, 朱建斌, 司锦, 陆雨诗.
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建立曲流河地质模型
. 沉积学报,
2024, 42(1): 201-21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6
|
[2] |
陈彬滔, 于兴河, 王磊, 史忠生, 马轮, 薛罗, 史江龙, 白洁, 赵艳军.
河流相沉积的河型转换特征与控制因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1, 39(2): 424-43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36
|
[3] |
高志勇, 马建英, 崔京钢, 冯佳睿, 周川闽, 吴昊.
埋藏(机械)压实-侧向挤压地质过程下深层储层孔隙演化与预测模型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76-187.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19
|
[4] |
魏巍, 张顺, 张晨晨, 吴朝东.
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嫩江组河流与湖泊—三角洲相地震沉积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53-1161.
|
[5] |
.
渤海海域S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复合砂体叠置样式分析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86-592.
|
[6] |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河流相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00-607.
|
[7] |
李绍虎.
层序地层学四分模型的非周期性与层序边界调整
. 沉积学报,
2011, 29(1): 105-117.
|
[8] |
胡光明.
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与地层等时对比
. 沉积学报,
2010, 28(4): 745-751.
|
[9] |
李磊.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407-416.
|
[10] |
施振生.
塔里木盆地志留纪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3): 401-408.
|
[11] |
李 阳.
河流相储层沉积学表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1): 48-52.
|
[12] |
王平在, 王俊玲.
嫩江现代河流沉积层序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03, 21(2): 228-233.
|
[13] |
刘星, 陆友明, 程守田, 胡光道.
垦西油田馆陶组河流沉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01-105,111.
|
[14] |
罗静兰, 张晓莉, 张云翔, 李玉宏, 武富礼.
成岩作用对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以延长油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砂岩为例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41-547.
|
[15] |
刘波, 赵翰卿, 王良书, 林春明, 刘绍文.
古河流废弃河道微相的精细描述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94-398.
|
[16] |
陈波, 陈恭洋, 保吉成.
港东油田二区一断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63-267,272.
|
[17] |
吕晓光, 李长山, 蔡希源, 李伯虎, 赵翰卿.
松辽大型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前缘相储层结构模型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72-577.
|
[18] |
沈浩杰.
东海大陆架南缘海域地层声学剖面及地质解释
. 沉积学报,
1999, 17(1): 78-83.
|
[19] |
王建国, 王林凤, 王德发.
扇前辫状河储层地质模型建立初探──以阜新盆地海洲露头砂体研究为例
. 沉积学报,
1995, 13(1): 41-47.
|
[20] |
于兴河, 王德发, 孙志华.
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层地质模型──内蒙古贷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 沉积学报,
1995, 13(1): 4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