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齐昆, 龚承林, 金振奎.
块体搬运沉积在大陆边缘深水区的发育——来自晚第四纪珠江陆缘地层正演模拟的启示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309-13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31
|
[2] |
周良, 王洋, 杜学斌, 卜建军, 吴俊, 吕万军, 刘秀娟.
珠江三角洲西缘晚第四纪沉积演化和最大海侵古岸线的重建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19-13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7
|
[3] |
陈万利, 吴时国, 黄晓霞, 刘刚, 韩孝辉.
西沙群岛晚第四纪碳酸盐岩淡水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296-131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06
|
[4] |
周瑞琦, 傅恒, 徐国盛, 苗清, 付振群.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花港组沉积层序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32-141.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15
|
[5] |
王海峰, 杨剑萍, 庞效林, 陈飞, 梁旭, 贾军涛.
鲁北平原晚第四纪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6, 34(1): 90-10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08
|
[6] |
林春明, 张霞, 邓程文, 王红, 冯旭东, 刘芮岑.
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沉积与环境演变
. 沉积学报,
2016, 34(2): 268-28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06
|
[7] |
.
Rio Muni盆地第四纪陆坡地震地貌学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85-493.
|
[8] |
.
黄河三角洲ZK1孔晚第四纪以来沉积层序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50-1058.
|
[9] |
柏道远.
第四纪洞庭盆地赤山隆起与安乡凹陷升降运动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10, 28(4): 645-658.
|
[10] |
张璞, 陈建强, 田明中, 朱金芳, 黄宗林, 江春亮.
福建省漳州市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75-283.
|
[11] |
钟建华, 李浩, 黄立功, 温志峰, 郭泽清, 王海侨, 李勇.
柴西第四纪湖泊冰水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84-290.
|
[12] |
丁旋, 郝诒纯, 万晓樵, 方念乔.
孟加拉湾晚第四纪的碳酸盐溶解旋回
. 沉积学报,
2001, 19(2): 192-198.
|
[13] |
郭志刚, 杨作升, 曲艳慧, 范德江.
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地球化学比较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84-289.
|
[14] |
吴海斌, 陈发虎, 王建民.
黄土高原第四纪粉尘沉积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46-151.
|
[15] |
陈楚铭, 卢华复, 贾东, 谢晓安.
塔里木盆地晚第三纪—第四纪沉积特征、构造变形与石油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13-116,123.
|
[16] |
张周良, 王芳华.
广东三水盆地第四纪网状河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4): 58-63.
|
[17] |
蓝先洪.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55-162.
|
[18] |
陈庆强, 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79-87.
|
[19] |
李从先, 陈刚, 王平.
我国沿岸晚第四纪砂坝-泻湖体系的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91, 9(4): 12-19.
|
[20] |
符文侠.
第四纪以来辽东湾滨岸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的演变
. 沉积学报,
1989, 7(1): 127-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