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陕北盐盆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的古气候信息——来自石盐包裹体的证据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10-517.
|
[2] |
.
食盐析出实验对盐湖盆地沉积研究的启示
. 沉积学报,
2014, 32(2): 238-243.
|
[3] |
.
构造驱动大巴山前陆烃类流体排泄:含烃包裹体纤维状方解石脉证据
. 沉积学报,
2013, 31(3): 516-526.
|
[4] |
.
利用天然气包裹体方法划分天然气成藏期次——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储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93-698.
|
[5] |
郝乐伟.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第三系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理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34-743.
|
[6] |
.
莱阳凹陷烃源岩中的石油包裹体及油气初次运移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63-167.
|
[7] |
.
塔里木盆地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69-773.
|
[8] |
刘文汇, 张殿伟, 王晓锋, 南青云.
天然气气-源对比的地球化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27-32.
|
[9] |
杨荣生, 张铭杰, 张同伟, 李立武, 唐俊红.
川西南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气体地球化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3): 522-527.
|
[10] |
谈迎, 刘德良, 杨晓勇, 张交东, 李振生.
沉积岩包裹体烃源条件时间温度指数判别法的探讨——以鄂尔多斯下古生界为例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28-333.
|
[11] |
高岗, 黄志龙.
平落坝储层有机包裹体特征与气藏形成过程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56-159.
|
[12] |
孙明良.
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的分析技术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71-272.
|
[13] |
刘文均, 郑荣才.
花垣铅锌矿床包裹体气相组份研究——MVT矿床有机成矿作用研究(Ⅱ)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08-614.
|
[14] |
王一刚, 刘志坚, 文应初.
川东石炭系储层有机包裹体、储层沥青与烃类运聚关系
. 沉积学报,
1996, 14(4): 77-83.
|
[15] |
沈平, 徐永昌, 刘文汇, 陶明信.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
. 沉积学报,
1995, 13(2): 48-58.
|
[16] |
刘文汇, 徐永昌.
天然气的混合类型及其判识
. 沉积学报,
1993, 11(3): 44-51.
|
[17] |
王万春, 徐永昌.
辽河盆地烃类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组成
. 沉积学报,
1992, 10(2): 135-142.
|
[18] |
施继锡.
有机包裹体作为碳酸盐岩区油气远景评价标志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63-170.
|
[19] |
张保珍, 范海波, 张彭熹, T.K.洛温斯坦, R.J.斯潘塞.
察尔汗盐湖石盐的流质包裹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1990, 8(1): 3-17.
|
[20] |
施继锡, 付家谟, 李本超, 贾蓉芬.
矿物包裹体在碳酸盐岩区油气评价中的意义
. 沉积学报,
1987, 5(1): 8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