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田丰, 段福才, 张伟宏, 董进国, 朱丽东.
石笋初始234U/238U值的冰量周期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湖北三宝洞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01-30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3
|
[2] |
刘晓锋, 孙志鹏, 刘新宇, 刘东生, 翟世奎, 龙海燕, 姜龙杰, 毕东杰.
南海北部深水区LS33a钻井微体古生物年代地层格架
. 沉积学报,
2018, 36(5): 890-90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9
|
[3] |
于兴河, 李顺利, 曹冰, 侯国伟, 王亚风, 皇甫志远.
西湖凹陷渐新世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
. 沉积学报,
2017, 35(2): 299-31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9
|
[4] |
.
梨树断陷营城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相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76-585.
|
[5] |
朱志军.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51-461.
|
[6] |
曾凡平.
柯坪—巴楚露头区海相地层声波速度与沉积体系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09, 27(2): 312-318.
|
[7] |
管红.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30-736.
|
[8] |
唐洪三.
合肥盆地白垩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8, 26(6): 982-993.
|
[9] |
李熙喆.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格架内的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2007, 25(6): 923-933.
|
[10] |
顾家裕, 张兴阳.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层序格架
. 沉积学报,
2005, 23(2): 187-193.
|
[11] |
任拥军, 王冠民, 马在平, 钟建华, 陈清华.
试论短周期幕式构造沉降对陆相断陷盆地高频沉积旋回的控制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72-676.
|
[12] |
叶先仁, 任建国, 陶明信, 王宗礼.
事件沉积及其周期性的氦同位素指示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40-647.
|
[13] |
刘季花, 陈迎蓉, 梁宏锋, 王应喜.
东太平洋早中新世87Sr/86Sr和CaCO3的短周期旋回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789-793.
|
[14] |
刘国臣.
沉积波动过程分析在地层层序分析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4-20.
|
[15] |
李忠, 周海民, 丛良滋.
南堡凹陷成岩场及其对下第三系储层成岩格架的控制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14-119.
|
[16] |
谢晓安, 吴奇之, 卢华复.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构造格架与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1): 152-155.
|
[17] |
李从先, 张桂甲, 李铁松.
潮坪沉积的韵律性与作用因素的周期性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71-78.
|
[18] |
刘国臣, 金之钧, 李京昌.
沉积盆地沉积-剥蚀过程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盆地波动分析应用之一
. 沉积学报,
1995, 13(3): 23-31.
|
[19] |
李思田, 杨士恭, 林畅松.
论沉积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本建造单元
. 沉积学报,
1992, 10(4): 11-22.
|
[20] |
黄迺和, 王根发.
古代潮汐沉积物的新判据——潮汐周期层序
. 沉积学报,
1987, 5(2): 3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