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

焦养泉 周海民 庄新国 刘少峰 杨生科 马美媛

焦养泉, 周海民, 庄新国, 刘少峰, 杨生科, 马美媛.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J]. 沉积学报, 1998, 16(1): 70-75.
引用本文: 焦养泉, 周海民, 庄新国, 刘少峰, 杨生科, 马美媛.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J]. 沉积学报, 1998, 16(1): 70-75.
Jiao Yangquan, Zhou Haimin, Zhuang Xinguo, Liu Shaofeng, Yang Shengke, Ma Meiyuan. Fan Deltaic Depositional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8, 16(1): 70-75.
Citation: Jiao Yangquan, Zhou Haimin, Zhuang Xinguo, Liu Shaofeng, Yang Shengke, Ma Meiyuan. Fan Deltaic Depositional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8, 16(1): 70-75.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焦养泉 男 34岁 在职博士 副教授 沉积盆地分析

  •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Fan Deltaic Depositional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 摘要: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断陷盆地中极为发育的一种沉积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平原组合、扇三角洲前缘组合和前三角洲沉积构成,可识别出9种成因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盆缘断裂产状等因素控制可划分出退积型、加积型、前积型、陡坡型和缓坡型5种扇三角洲类型。位于扇三角洲平原的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及其位于扇三角洲前缘的与之有成因联系的水下分流河口坝、洪水型重力流砂体等物性好,可以构成优质储层。含油性勘探成果亦证实各主力油层段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及分流间湾区,小部分位于扇三角洲平原区。受埋藏深度和成岩场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主力油层段的物性与岩性相关性各异。因此,应用沉积体系分布与油气聚集规律挖掘剩余油层及进行远景区预测是有效的与可行的。
  • [1] 1 Nemec W,Steel R J. What is a fan delta and how do we recognize it7In,Nemec W,Steel R J,eds, Fan Deltas,Sedimentology and Tec-tonic Settings. Blackie and Son. 1988. 3-13

    2 李思田主编.断陷盆地分析与煤聚集规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60-84

    3 李思田主编.含能源盆地沉积体系一中国内陆和近海主要沉积体系类型的典型分析.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97-106

    4 卢宗盛,王其胜,焦养泉等.邵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世延安组双壳类古生态组合.地球科学,1992.17(3),353-361

    5 焦养泉,周海民,刘少峰等.断陷盆地多层次幕式裂陷作用与沉积充填响应—以南堡老第三纪断陷盆地为例.地球科学,1996,21(6):633-636
  • [1] 李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6): 928-933.
    [2] 李 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928-93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67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 PDF下载量:  50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6-12-24
  • 修回日期:  1997-03-01
  • 刊出日期:  1998-03-10

目录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

      作者简介:

      焦养泉 男 34岁 在职博士 副教授 沉积盆地分析

    •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摘要: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断陷盆地中极为发育的一种沉积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平原组合、扇三角洲前缘组合和前三角洲沉积构成,可识别出9种成因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盆缘断裂产状等因素控制可划分出退积型、加积型、前积型、陡坡型和缓坡型5种扇三角洲类型。位于扇三角洲平原的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及其位于扇三角洲前缘的与之有成因联系的水下分流河口坝、洪水型重力流砂体等物性好,可以构成优质储层。含油性勘探成果亦证实各主力油层段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及分流间湾区,小部分位于扇三角洲平原区。受埋藏深度和成岩场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主力油层段的物性与岩性相关性各异。因此,应用沉积体系分布与油气聚集规律挖掘剩余油层及进行远景区预测是有效的与可行的。

    English Abstract

    焦养泉, 周海民, 庄新国, 刘少峰, 杨生科, 马美媛.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J]. 沉积学报, 1998, 16(1): 70-75.
    引用本文: 焦养泉, 周海民, 庄新国, 刘少峰, 杨生科, 马美媛.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J]. 沉积学报, 1998, 16(1): 70-75.
    Jiao Yangquan, Zhou Haimin, Zhuang Xinguo, Liu Shaofeng, Yang Shengke, Ma Meiyuan. Fan Deltaic Depositional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8, 16(1): 70-75.
    Citation: Jiao Yangquan, Zhou Haimin, Zhuang Xinguo, Liu Shaofeng, Yang Shengke, Ma Meiyuan. Fan Deltaic Depositional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8, 16(1): 70-75.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