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俊辉, 张伟, 李莉, 鲜本忠, 周源.
平衡指数解释深水、浅水三角洲地貌的差异【水槽沉积模拟实验专辑】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87
|
[2] |
贺华瑞, 栾锡武, 龚梁轩, 叶传红, 闫恒.
南昆嵩凹陷中新世以来三角洲地震响应与沉积充填演化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568-158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24
|
[3] |
王昕, 魏思源, 吕奇奇, 代榕, 呼焕, 毕宇航, 张丽雯, 梁岩, 张建坤.
基于物理模拟的三角洲前缘横向砂坝发育过程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23, 41(3): 818-82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0
|
[4] |
李富强, 高红山, 张连科, 李宗盟, 庞红丽, 潘保田.
基于粒度参数特征对黄河后套平原段岩芯沉积环境的分析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234-124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4
|
[5] |
钟建华, 宋冠先, 倪良田, 孙宁亮, 郝兵, 葛毓柱, 薛纯琦, 孙景耀, 刘闯, 曹梦春.
黄河下游与黄河三角洲现代非地震变形层理的研究
. 沉积学报,
2019, 37(2): 239-25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8
|
[6] |
李小平, 柳保军, 丁琳, 郝建光, 龚文.
海相三角洲沉积单元划分及其对勘探砂体对比的意义——基于现代珠江三角洲沉积水动力综合研究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55-5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13
|
[7] |
乔淑卿.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11, 29(2): 354-362.
|
[8] |
.
黄河泛滥平原全新世沙尘暴活动的历史记录——以颖河上游一典型剖面为例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44-150.
|
[9] |
王居峰.
东营三角洲—浊积扇高频层序叠加样式与岩性圈闭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03-309.
|
[10] |
王峰, 王多云, 高明书, 姚永朝, 王志坤, 李树同, 秦红.
陕甘宁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前缘的微相组合及特征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18-224.
|
[11] |
王永红, 沈焕庭, 张卫国.
长江与黄河河口沉积物磁性特征对比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58-663.
|
[12] |
鄢继华, 陈世悦, 宋国奇, 姜在兴, 邱桂强.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形成过程初探
. 沉积学报,
2004, 22(4): 573-578.
|
[13] |
何江, 李朝生, 王新伟, 孙卫国, 米娜.
多离子体系中黄河沉积物对重金属的竞争吸附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3): 500-505.
|
[14] |
王冠民, 温志峰, 马在平.
黄河下游边滩表面的鱼类遗迹
. 沉积学报,
2003, 21(4): 579-585.
|
[15] |
王洪宝, 钟建华, 王书宝.
黄河三角洲平原上的气胀构造特征、成因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4): 571-578.
|
[16] |
钟建华, 王冠民, 王夕宾, 吴孔友, 洪梅, 李勇, 倪晋仁.
黄河下游冰成滑塌与塌陷构造的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61-266.
|
[17] |
钟建华, 王洪宝.
黄河下游河道的冻裂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50-655.
|
[18] |
孙景耀, 陈辉军, 朱明春.
黄河济南以下河段某些异常地质作用及几种典型沉积构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1): 79-84.
|
[19] |
钟建华, 李理.
黄河断流后三角洲(水上平原)的滑塌构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1): 7-12.
|
[20] |
钟建华, 马在平.
黄河三角洲胜利Ⅰ号心滩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3): 38-4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