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烁, 李顺利, 于兴河, 付超, 高明轩, 刘倩.
扇三角洲流体类型转换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4, 42(2): 643-66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57
|
[2] |
程浩, 金振奎, 余文端, 李百强, 朱小二, 陈斌, 吴珍珍.
基于分形理论、因子分析的储层分类评价依据
. 沉积学报,
2023, 41(3): 828-83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31
|
[3] |
屈童, 高岗, 徐新德, 黄志龙, 甘军, 梁刚, 游君君.
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2023, 41(2): 584-60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85
|
[4] |
黄学勇, 高茂生, 侯国华, 张戈, 刘森, 党显璋.
现代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及附近海域沉积特征认识与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2): 408-4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13
|
[5] |
屈童, 高岗, 徐新德, 刘凤妍.
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分布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20, 38(3): 648-66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7
|
[6] |
李冰, 申春生, 李林, 张君博, 胡治华.
基于沉积过程的三角洲前缘薄互层储层精细分析
. 沉积学报,
2019, 37(5): 1058-106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29
|
[7] |
付亚飞, 邵龙义, 张亮, 郭双庆, 石彪, 侯海海, 闫晗, 宋建军.
焦作煤田石炭—二叠纪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2): 415-42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4
|
[8] |
朱筱敏, 葛家旺, 赵宏超, 袁立忠, 刘军.
陆架边缘三角洲研究进展及实例分析
. 沉积学报,
2017, 35(5): 945-95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5.007
|
[9] |
.
长江水下三角洲向南延伸泥质带浅地层结构及沉积物特征初探——以朱家尖岛以东海域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2): 296-305.
|
[10] |
韦 惺.
珠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速率与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2): 328-335.
|
[11] |
成 玮.
黄河三角洲现代泥质沉积物非构造裂缝空间展布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2): 363-373.
|
[12] |
王居峰.
东营三角洲—浊积扇高频层序叠加样式与岩性圈闭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03-309.
|
[13] |
王家豪, 姚光庆, 赵彦超.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87-94.
|
[14] |
李凤杰, 王多云, 宋广寿, 郑希民, 刘自亮, 王峰, 王志坤, 李树同.
陕甘宁盆地坳陷型湖盆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73-78.
|
[15] |
鄢继华, 陈世悦, 宋国奇, 姜在兴, 邱桂强.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形成过程初探
. 沉积学报,
2004, 22(4): 573-578.
|
[16] |
郑荣才, 彭军.
陕北志丹三角洲长6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与等时对比
. 沉积学报,
2002, 20(1): 92-100.
|
[17] |
周丽清, 吴胜和, 熊琦华, 马晓芬, 郭燕华, 林双运.
吐哈盆地WM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分析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48-252.
|
[18] |
苗建宇, 祝总祺, 刘文荣, 卢焕勇.
泥质岩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泥质岩封盖能力的影响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78-481.
|
[19] |
刘文彬, 李节通, 伏万军.
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泥质岩直接盖层的毛管压力封闭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1): 80-85.
|
[20] |
梅志超, 林晋炎.
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
. 沉积学报,
1991, 9(4):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