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

于炳松

于炳松.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J]. 沉积学报, 1996, 14(1): 33-39.
引用本文: 于炳松.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J]. 沉积学报, 1996, 14(1): 33-39.
Yu Bingsong. Study on Sea-level Change of Cambrian in Northern Tarim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6, 14(1): 33-39.
Citation: Yu Bingsong. Study on Sea-level Change of Cambrian in Northern Tarim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6, 14(1): 33-39.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于炳松,男,32岁,博士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地球化学

Study on Sea-level Change of Cambrian in Northern Tarim Basin

  • 摘要: 在以往的沉积学研究中,常常用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的研究是难以对海平面变化作出正确估价的,还必须综合考虑基底沉降、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也证实了,在碳酸盐台地的浅水处,当基底沉降速率较低时,无论是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时期,相对水深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为了能从露头剖面的地层层序中来了解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作者改进后的Fischer图解和数学方法对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的重建,结果发现,它们与上超点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规律。只有在排除了不同沉积背景上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对沉积层序的控制效应后,才能从露头剖面?
  • [1] 1.(美)C. K.威尔格斯等著,层序地层学原理(海平面变化综合分析),徐怀大等译,1993,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2.贾润青主编,中国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地质研究.第一辑:地层沉积.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3.Read, J. F. and Goldhammer, R. K.,Use of Fischer plots to define 3rd order sea一level curves in peritidal cyclic car-bonates, Ordovician, Appalachians. Geology, 1988,16(10):895-899.
  • [1] 穆财能, 侯明才, 刘欣春, 张虹瑞, 范程华.  基于高精度碳酸盐岩微相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57-137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8
    [2] 伏美燕, 李娜, 黄茜, 刘磊.  滨岸-浅海混合沉积对海平面与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石炭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10-112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3
    [3] 唐永忠.  南秦岭古生代沉积盆地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与沉积响应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53-662.
    [4] 陈国俊, 薛莲花, 王琪, 康剑, 肖立新, 史基安.  新疆阿克苏—巴楚地区寒武—奥陶纪海平面变化与旋回层序的形成 . 沉积学报, 1999, 17(2): 192-197.
    [5] 王成善, 李祥辉, 陈洪德, 覃建雄.  中国南方二叠纪海平面变化及升降事件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36-541.
    [6] 苏文博, 李志明, 陈建强, 龚淑云, 李全国, 高勇群.  海平面变化全球可比性的可靠例证——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3): 345-354.
    [7] 赵玉光.  论地质历史中区域构造沉降史与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7.
    [8] 薛莲花, 陈国俊, 王琪, 史基安, 肖立新, 杨军, 赵克斌.  塔里木盆地K2-E旋回层序与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1998, 16(3): 66-71.
    [9] 叶德胜.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深部溶蚀作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1): 66-71.
    [10] 叶德胜.  塔里木盆地北部丘里塔格群(寒武系至奥陶系)白云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92, 10(4): 77-8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82
  • HTML全文浏览量:  15
  • PDF下载量:  42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4-12-10
  • 刊出日期:  1996-03-10

目录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

      作者简介:

      于炳松,男,32岁,博士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地球化学

    摘要: 在以往的沉积学研究中,常常用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的研究是难以对海平面变化作出正确估价的,还必须综合考虑基底沉降、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也证实了,在碳酸盐台地的浅水处,当基底沉降速率较低时,无论是海平面上升还是下降时期,相对水深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为了能从露头剖面的地层层序中来了解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作者改进后的Fischer图解和数学方法对肖尔布拉克寒武系剖面进行了海平面变化的重建,结果发现,它们与上超点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平面变化规律。只有在排除了不同沉积背景上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对沉积层序的控制效应后,才能从露头剖面?

    English Abstract

    于炳松.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J]. 沉积学报, 1996, 14(1): 33-39.
    引用本文: 于炳松.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海平面变化研究[J]. 沉积学报, 1996, 14(1): 33-39.
    Yu Bingsong. Study on Sea-level Change of Cambrian in Northern Tarim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6, 14(1): 33-39.
    Citation: Yu Bingsong. Study on Sea-level Change of Cambrian in Northern Tarim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6, 14(1): 33-39.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