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志伟, 钟怡江, 刘磊, 陈洪德, 王兴龙, 陈安清.
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演化及对古地理格局的控制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110-11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1
|
[2] |
周良, 王洋, 杜学斌, 卜建军, 吴俊, 吕万军, 刘秀娟.
珠江三角洲西缘晚第四纪沉积演化和最大海侵古岸线的重建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19-13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7
|
[3] |
韩志宇, 王非, 师文贝.
沉积岩定年及应用:问题与展望
. 沉积学报,
2022, 40(2): 360-3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1
|
[4] |
吕奇奇, 罗顺社, 官玉龙, 汪泽成, 王铜山, 张严.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界沉积充填特征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123-11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12
|
[5] |
陈虹宇, 胡广, 胡文瑄, 罗婷婷, 王学寅, 刘友祥.
浙江石浦下白垩统石浦群沉积相、层序及相对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2018, 36(2): 243-2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2
|
[6] |
吴浩, 刘锐娥, 纪友亮, 张春林, 陈胜, 周勇, 杜威, 张云钊, 王晔.
致密气储层孔喉分形特征及其与渗流的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1): 151-1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15
|
[7] |
岳亮, 刘自亮.
冲积扇沉积向滨岸沉积的转变——以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兵马沟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4): 752-7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9
|
[8] |
王颖, 王晓州, 廖计华, 朱石磊, 蔡露露.
巴西桑托斯盆地白垩系湖相藻叠层石礁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6, 34(5): 819-82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02
|
[9] |
张晨晨, 张顺, 魏巍, 吴朝东.
松辽盆地嫩江组凝缩层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5): 891-89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05
|
[10] |
段新国.
通南巴地区飞仙关组三段储层成因机制探讨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165-1174.
|
[11] |
伊海生.
湖相叠层石纹层生长节律记录的天文周期信号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05-411.
|
[12] |
徐勇航.
华北克拉通南部古元古界熊耳群中海绿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4): 671-675.
|
[13] |
韩建辉.
松辽盆地北部湖盆萎缩期层序结构与沉积充填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79-486.
|
[14] |
刘新颖.
印尼Sunda盆地裂陷期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80-288.
|
[15] |
叶泰然.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59-266.
|
[16] |
葛瑞全.
济阳坳陷新生界海绿石的存在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76-280.
|
[17] |
陈洪德, 彭军, 田景春, 侯中健, 覃建雄, 王约.
上扬子克拉通南缘中泥盆统——石炭系高频层序及复合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2000, 18(2): 181-189.
|
[18] |
武法东, 陆永潮, 陈平, 周平.
东海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海绿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58-161.
|
[19] |
王益友, 张国栋, 朱静昌, 周福根.
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1991, 9(1): 54-62.
|
[20] |
陈丽蓉, 段伟民.
生物状海绿石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87, 5(3): 171-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