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文俊, 林舒敏, 柯行, 张敏.
煤系烃源岩中四种类型高丰度重排藿烷组成特征及成因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28
|
[2] |
郭佩, 李长志, 文华国, 魏研, 雷海艳.
陆相硅质岩成因类型及构造—气候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22, 40(2): 450-46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35
|
[3] |
熊绍云, 黄羚, 程刚, 李昌, 徐政语, 马庆林, 俞广.
福山凹陷流沙港期源区构造环境、母岩类型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6): 1745-176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1
|
[4] |
.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下志留统柯坪塔格组物源分析与物源区母岩年龄确定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21-429.
|
[5] |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沉积期物源分析及母岩类型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30-439.
|
[6] |
王志勇.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源岩地球化学分类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238-1243.
|
[7] |
程克明, 熊英, 刘新月.
煤系源岩倾油倾气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56-60.
|
[8] |
姚素平, 胡文, 薛春燕, 张景荣, 曹剑.
瓦窑堡煤系有机岩石学特征及煤成烃潜力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3): 518-524.
|
[9] |
姚亚明, 刘池阳, 赵增录, 赵旭华, 付代国, 乔桂林, 严永新.
焉耆盆地侏罗系煤系源岩评价与成烃机理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3): 513-521.
|
[10] |
程克明, 熊英, J M Moldowan, J Greene Todd.
吐哈盆地煤成烃研究新进展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56-461.
|
[11] |
柳益群, 袁明生, 周立发, 张世焕.
新疆吐—哈盆地前侏罗系烛藻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95-599.
|
[12] |
李荣西, 金奎励.
煤成烃生成及排驱加水热模拟实验
. 沉积学报,
1998, 16(1): 98-102.
|
[13] |
王吉茂, 李恋.
烃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恢复方法
. 沉积学报,
1997, 15(2): 45-48.
|
[14] |
曾凡刚, 周世新, 王关玉, 李贤庆, 霍永忠, 蔡春芳.
广西第三系煤系地层油砂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3): 89-95.
|
[15] |
赵长毅, 程克明, 王飞宇.
吐哈盆地煤成烃主要贡献组分剖析
. 沉积学报,
1997, 15(2): 95-99.
|
[16] |
黄第藩, 赵孟军.
下古生界海相原油之中蜡的成因分析--干酪根PY-GC分析提供的证据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2-20.
|
[17] |
周炎如.
应用显微FT—IR光谱技术“原位”研究沉积岩中生油母质──干酪根
. 沉积学报,
1994, 12(4): 22-30.
|
[18] |
顾永达, 林明辉, 盛国英, 付家谟.
浑源煤和乐平煤抽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Ⅰ.烷烃部分
. 沉积学报,
1991, 9(S1): 34-43.
|
[19] |
吴俊.
淮南煤田同变质程度不同煤层煤的成烃作用和储气性研究
. 沉积学报,
1990, 8(4): 115-123.
|
[20] |
傅家谟, 刘德汉.
有机质演化与沉积矿床成因(Ⅱ)——煤成烃类与层控矿床
. 沉积学报,
1983, 1(4): 1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