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

沈平 徐永昌 刘文汇 陶明信

沈平, 徐永昌, 刘文汇, 陶明信.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J]. 沉积学报, 1995, 13(2): 48-58.
引用本文: 沈平, 徐永昌, 刘文汇, 陶明信.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J]. 沉积学报, 1995, 13(2): 48-58.
Shen Ping, Xu Yongchang, Liu Wenhui, Tao Mingxing. Applied Models of Rare Gas Geochemistry in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Gase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2): 48-58.
Citation: Shen Ping, Xu Yongchang, Liu Wenhui, Tao Mingxing. Applied Models of Rare Gas Geochemistry in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Gase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2): 48-58.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

基金项目: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沈平,女,59岁,研究员,天然气地球化学

Applied Models of Rare Gas Geochemistry in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Gases

  • 摘要: 在对天然气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关氦、氩同位素组成的横“人”字型的成因模式并提出两种成因类型:A、壳-幔复合型;B、壳源型。同时,还论述了稀有气体的年代积累效应与气源对比,进行了大、中型气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综合研究。
  • [1] 1.徐水昌、沈平、肉明信等,1994,中国含油气盆地天然气中氮同位素分布,科学通报,39(16):1505-1508。

    2.Kaneoka, I. and Takaoka. N. . 1985, Noble一gas state in the Earth's interior一some come constraints on the present state, Chemical Geology Isotope Geosickne section, 52:75一95.

    3.徐永昌、王先彬、吴仁铭等,1979,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4):271-282。

    4.徐永昌、沈平、肉明信等,199。二像氮的工业储集和郑庐大断裂带,科学通报,35(12):932-935。

    5.徐永昌、沈平,1985,中原一华北油气区“煤蟹气”地球化学特征初探,沉积学报,3(2):37-46。

    6.刘文汇、徐永昌,1987,天然气中红同位素组成及其与裸岩、箱层钾红关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毅室 .1986研究年报,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1-200。
  • [1] 李长志, 郭佩, 豆霜, 文华国.  固体沥青形态、成因以及应用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4, 42(5): 1479-149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48
    [2] 于雯泉.  致密砂岩储层成因类型与致密化过程差异性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271-12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8
    [3] 徐伟, 杜晓峰, 黄晓波, 宋章强, 李正宇.  混合沉积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 沉积学报, 2019, 37(2): 225-23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52
    [4] 王力.  济阳坳陷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72-179.
    [5] 王传刚 王铁冠 张卫彪 何发歧.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划分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901-909.
    [6] 冯建辉, 任战利, 崔军平, 任来义, 马维民, 孙明良.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天然气气源岩分析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50-354.
    [7] 付锁堂, 冯乔, 张文正.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与靖边天然气单体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 沉积学报, 2003, 21(3): 528-532,538.
    [8] 梅冥相, 徐德斌, 周洪瑞.  米级旋回层序的成因类型及其相序组构特征 . 沉积学报, 2000, 18(1): 43-49.
    [9] 杜建国, 刘文汇, 孙明良.  广东三水盆地天然气非烃组分同位素地球化学 . 沉积学报, 1991, 9(1): 97-105.
    [10] 徐永昌, 沈平, 李玉成.  中国最古老的气藏——四川威远震旦纪气藏 . 沉积学报, 1989, 7(4): 3-1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13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42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4-10-15
  • 刊出日期:  1995-06-10

目录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

      基金项目: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

      沈平,女,59岁,研究员,天然气地球化学

    摘要: 在对天然气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关氦、氩同位素组成的横“人”字型的成因模式并提出两种成因类型:A、壳-幔复合型;B、壳源型。同时,还论述了稀有气体的年代积累效应与气源对比,进行了大、中型气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综合研究。

    English Abstract

    沈平, 徐永昌, 刘文汇, 陶明信.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J]. 沉积学报, 1995, 13(2): 48-58.
    引用本文: 沈平, 徐永昌, 刘文汇, 陶明信. 天然气研究中的稀有气体地球化学应用模式[J]. 沉积学报, 1995, 13(2): 48-58.
    Shen Ping, Xu Yongchang, Liu Wenhui, Tao Mingxing. Applied Models of Rare Gas Geochemistry in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Gase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2): 48-58.
    Citation: Shen Ping, Xu Yongchang, Liu Wenhui, Tao Mingxing. Applied Models of Rare Gas Geochemistry in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Gase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2): 48-58.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