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德水, 何宇航, 邢宝荣, 霍正旺, 高波.
大庆长垣高台子油层沉积演化分布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24, 42(1): 238-25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51
|
[2] |
李安鹏, 高达, 胡明毅, 赵玉茹, 朱传勇, 戴逸晨.
川中地区灯影组四段微生物岩沉积模式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080-109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6
|
[3] |
黄迟强, 陈世悦, 赫庆庆, 李强, 马培领, 韩长伟, 陈湘飞, 刘军.
山东杨庄地区寒武系风暴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22, 40(4): 1073-108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2
|
[4] |
郭恒玮, 伏美燕, 宋荣彩, 刘文, 赵亮, 沈秋媛.
川中高石梯地区灯四段藻丘类型与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22, 40(1): 217-22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65
|
[5] |
杨田, 操应长, 田景春.
浅谈陆相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中的几点认识
. 沉积学报,
2021, 39(1): 88-11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37
|
[6] |
苏中堂, 佘伟, 罗静兰, 马国伟, 张帅.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五5亚段沉积微相与古地理演化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44-13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1
|
[7] |
秦润森, 岳红林, 周凤军, 吴穹螈, 雷源.
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探讨——以黄河口凹陷渤中34地区明下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20, 38(2): 429-4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27
|
[8] |
龚大兴, 郭佳, 罗俊峰, 岳相元, 周雄, 周家云.
川西马尔康—金川地区晚三叠世松潘甘孜残留洋盆复理石建造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210-12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1
|
[9] |
徐伟, 李正宇, 刘艺萌, 刘军钊, 王启明.
渤中25-1油田沙三段重力流沉积模式及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3): 557-56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75
|
[10] |
陈杰, 刘传虎, 谭明友, 魏红梅, 李阳, 廖晨, 杨仁超.
进积型三角洲交汇区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187-119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6
|
[11] |
孙雨, 向尧, 马世忠, 李伟瑞, 贺子恩, 齐殿军.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
. 沉积学报,
2016, 34(4): 725-73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13
|
[12] |
孙雨, 赵丹, 于利民, 王继平, 闫百泉, 马世忠.
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以松辽盆地北部永乐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3): 439-44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02
|
[13] |
宋璠, 杨少春, 苏妮娜, 向奎, 赵永福, 曹海防.
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沉积物源及相模式研究——以哈拉阿拉特山前缘春晖探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1): 49-5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05
|
[14] |
邹妞妞, 史基安, 张大权, 马崇尧, 张顺存, 鲁新川.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15, 33(3): 607-61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19
|
[15] |
张 翔.
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70-377.
|
[16] |
高振中, 何幼斌, 张兴阳, 翟永红, 胡云扬, 杨海军, 李新生, 李勇.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内波、内潮汐沉积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00-407.
|
[17] |
陈荣坤.
华北地台中晚寒武世沉积层序中生物丘构造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49-56.
|
[18] |
方一亭, 边立曾, 俞剑华, 冯洪真.
晚奥陶世五峰期扬子板块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93, 11(3): 7-12.
|
[19] |
王多云.
沼泽环境中的河流类型及其侧向演化模式
. 沉积学报,
1993, 11(3): 1-6.
|
[20] |
李从先, 陈刚, 王平.
我国沿岸晚第四纪砂坝-泻湖体系的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91, 9(4): 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