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玉寅, 黄何, 高远, 成虎, 黑晨露, 梁爽, 王成善.
古生代陆相盆地中的17万年天文周期
. 沉积学报,
2024, 42(1): 39-5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51
|
[2] |
张怡乐, 李勇, 潘松圻, 赵正福, 荆振华, 王学天.
华北石炭—二叠系有机质富集的天文旋回约束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84
|
[3] |
栾旭伟, 孔祥鑫, 张金亮, 蒋龙, 彭艳霞, 蔡媛.
天文旋回约束下东营凹陷中始新统含碳酸盐细粒沉积岩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4, 42(2): 688-70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0
|
[4] |
杨雨, 付文钊, 余继峰, 宁振国, 崔建军, 李卿, 禚喜准, 陈建平.
胶莱盆地K/Pg界线下陆相红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4): 942-95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46
|
[5] |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河流相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00-607.
|
[6] |
.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中A/S值量化方法的研究与讨论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88-1093.
|
[7] |
袁红旗.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2): 241-248.
|
[8] |
尹太举, 张昌民, 李中超, 毛立华, 邓宏文.
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实践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64-671.
|
[9] |
覃文圣, 刘建波, 韩宝福, 王宪曾, 李福昌.
山东山旺中新世硅藻土的纹层类型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67-275.
|
[10] |
刘焕杰, 桑树勋, 郭英海, 韦重韬.
我国含煤沉积学若干问题及展望
. 沉积学报,
2003, 21(1): 129-132.
|
[11] |
朱筱敏, 王贵文, 李滨阳, 马立驰, 孙月平, 雷安贵, 程建平.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和油气评价
. 沉积学报,
2002, 20(4): 531-536.
|
[12] |
沈守文, 彭大钧,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63-270.
|
[13] |
桑树勋, 李壮富, 范炳恒, 陈世悦.
层序地层格架与煤岩层对比——层序地层学在山西阳曲煤田普查勘探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56-562.
|
[14] |
薛良清.
成因层序地层学的回顾与展望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84-488.
|
[15] |
田景春, 陈洪德, 彭军, 覃建雄, 侯中健.
右江盆地深水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10-214.
|
[16] |
张建平, 李明路.
遗迹学研究现状及其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潜力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89-394.
|
[17] |
董文明, 沈亚, 周洪瑞, 崔新省.
层序地层学在前寒武纪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以河南省西部震旦系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742-746.
|
[18] |
陈方鸿, 王贵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测井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1): 58-62.
|
[19] |
李文厚.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8-22.
|
[20] |
范德廉, 叶杰, 杨瑞英, 黄忠祥.
扬子地台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 沉积学报,
1987, 5(3): 8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