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扬明, 李颖, 郝芳, 邹华耀, 郭旭升.
四川盆地海、陆相烃源岩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54-126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6
|
[2] |
陈祖林.
煤和泥岩不同温度条件下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的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87-592.
|
[3] |
王涌泉.
干酪根化学降解产物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78-781.
|
[4] |
赵桂瑜, 刘洛夫, 李术元.
爱沙尼亚干酪根催化降解生烃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3): 525-528.
|
[5] |
李术元, 郭绍辉, 沈润梅.
沥青质催化降解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1): 136-140.
|
[6] |
沈忠民, 周光甲, 洪志华.
低成熟石油烃源岩的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3): 22-29.
|
[7] |
王万春.
天然气、原油、干酪根的氢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31-135.
|
[8] |
段毅, 徐雁前, 马兰花, 申秀荣.
毕家山铅锌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可溶有机质特征与矿床若干成因问题探讨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98-205.
|
[9] |
雷怀彦, 关平, 房玄.
粘土矿物对形成过渡带气的催化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4-21.
|
[10] |
雷怀彦, 师育新, 房玄.
铝硅酸盐矿物成岩演化对形成过渡带气的影响
. 沉积学报,
1995, 13(2): 22-32.
|
[11] |
刘洛夫, 王伟华, 李术元.
干酪根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47-150.
|
[12] |
史继扬, 向明菊, 屈定创, 周友平.
氨基酸、脂肪酸对过渡带气、低熟原油形成的意义
. 沉积学报,
1995, 13(2): 33-43.
|
[13] |
陆琦, 刘惠芳, 罗莉绢, 雷新荣.
广西百色盆地干酪根的研究──兼探干酪根的演化与粘土矿物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4, 12(4): 31-39.
|
[14] |
周炎如.
应用显微FT—IR光谱技术“原位”研究沉积岩中生油母质──干酪根
. 沉积学报,
1994, 12(4): 22-30.
|
[15] |
陆琦, 刘惠芳, 罗莉绢, 雷新荣.
广西百色盆地干酪根的研究——兼探干酪根的演化与粘土矿物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3, 11(2): 124-132.
|
[16] |
陈践发, 徐永昌.
煤系地层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1992, 10(4): 44-48.
|
[17] |
王铮.
干酪根的赋存状态与成熟度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0, 8(4): 124-129.
|
[18] |
秦匡宗, 吴肖令.
高磁场固态碳13核磁共振法研究干酪根的热降解成烃机理
. 沉积学报,
1990, 8(1): 19-27.
|
[19] |
何月英.
可溶抽提物中沥青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88, 6(1): 118-127.
|
[20] |
秦匡宗, 张秀义, 劳永新.
干酪根的X射线衍射研究
. 沉积学报,
1987, 5(1): 2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