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俞超, 金鑫, 杜怡星, 张云望, 李滨兵, 时志强.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诺利—瑞替期之交气候变迁及其驱动机制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212-122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47
|
[2] |
周敏, 李祥辉, 王旌羽.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晚侏罗世沉积环境与古气候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03-101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9
|
[3] |
郑伟, 许欣, 齐永安, 邢智峰, 刘云龙, 李婉颖, 吴盼盼, 张湘赟.
古环境、古气候分析对P⁃T之交灭绝事件的启示
. 沉积学报,
2023, 41(2): 392-40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22
|
[4] |
陈渠, 刘秀铭, 吕镔, 叶玮, 赵国永.
天山北麓黄土记录的30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变
. 沉积学报,
2022, 40(3): 679-69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4
|
[5] |
潘世乐, 蒋赟, 康健, 陈波, 张顺存, 孙国强.
柴北缘冷湖七号下干柴沟组上段古气候及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292-130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3
|
[6] |
陈留勤, 李鹏程, 郭福生, 刘鑫, 李馨敏.
粤北丹霞盆地晚白垩世丹霞组沉积相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7-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8
|
[7] |
常吟善, 赵洪, 覃军, 李帅, 张建培.
古近纪气候变化在东海盆地内的化石记录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20-3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3
|
[8] |
陈留勤, 刘鑫, 李鹏程.
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
. 沉积学报,
2018, 36(3): 510-52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4
|
[9] |
赵艳雷, 庞奖励, 黄春长, 查小春, 乔晶.
郧县前坊村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及古气候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40-845.
|
[10] |
徐兆辉.
古气候恢复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2): 235-244.
|
[11] |
张哲 杜远生 毛治超 李瑞 原小杰.
湘东南桂阳莲塘上泥盆系风暴岩特征及其古地理、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3): 369-375.
|
[12] |
于学峰 周卫健 刘晓清 郑艳红 宋少华.
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64-869.
|
[13] |
.
沉积物颜色和粘土矿物对库车坳陷第三纪气候变化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21-530.
|
[14] |
师育新, 戴雪荣, 宋之光, 张卫国, 王立群.
我国不同气候带黄土中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分析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90-695.
|
[15] |
来红州, 莫多闻, 李新坡.
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及古气候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1): 130-137.
|
[16] |
曹红霞, 张云翔, 岳乐平, 王煜.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层粒度组成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82-486.
|
[17] |
黄俊华, 胡超涌, 周群峰, 杨桂芳.
长江中游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同位素、微量元素记录及古气候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42-446.
|
[18] |
王随继, 黄杏珍, 妥进才, 邵宏舜, 阎存凤, 王寿庆, 何祖荣.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微量元素演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1): 65-70.
|
[19] |
王兆荣, 支霞臣, 张汉昌.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 沉积学报,
1997, 15(1): 77-79.
|
[20] |
李原, 孟仟祥, 罗斌杰, 李智明.
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第四纪气候演化的非线性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69-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