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

黄乃和 温显端 黄凤鸣 王根发 陶继文

黄乃和, 温显端, 黄凤鸣, 王根发, 陶继文.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J]. 沉积学报, 1994, 12(1): 40-46.
引用本文: 黄乃和, 温显端, 黄凤鸣, 王根发, 陶继文.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J]. 沉积学报, 1994, 12(1): 40-46.
Huang Naihe, Wen Xianduan, Huang Fengming, Wang Genfa, Tao Jiwen.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4, 12(1): 40-46.
Citation: Huang Naihe, Wen Xianduan, Huang Fengming, Wang Genfa, Tao Jiwen.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4, 12(1): 40-46.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乃和 女 58岁 教授 煤田地质学

  • 中图分类号: P618.110.2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

  • 摘要:

    合山煤田主采煤层底板发现古土壤层,在煤分层之间又发现稳定的陆相根土层,结合煤本身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并与现代咸水植物及现代淡水植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对比,对这种夹在海相碳酸盐岩中的煤层的成因有了新的认识。作者认为,主采煤层与其间接底板碳酸盐岩间存在沉积间断;合山组含煤岩系中可见规模极小的孤立的海绵小礁块,这些都是碳酸盐台地表面浅水环境常见的特征。分析黔桂两省大面积古地理背景,作者认为,合山煤田主采煤层形成于碳酸盐台地表面废弃潮坪上发育的泥炭沼泽,少数地段则是在碳酸盐台地表面闭塞水体进一步沼泽化的条件下形成的。

  • [1] 1 刘焕杰,1988,湘汐沉积与含煤建造,沉积学报,6卷2期,42-48页。

    2 杨起主编,1987.煤的无机组分地球化学,煤地质学进展第四章,北京:科学出版杜,216-226页。

    3 张肠飞,1983,试论局限台地破徽盐岩型含媒建造,沉积学报,1卷3期;16-27页。

    4 张鹅飞、邵龙义,1990,广西合山地区合山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沉积学报,8卷4期,13-2q.页.

    5 晋慧娟、李菊英,1987,广西合山马滩地区晚二.世沉积环境的研究,地质科学,1期,61-69页。

    6 湛建国等,1987,华南晚二.世碳酸盐岩含煤地层成煤模式再研究,中国石炭二经纪含煤地层及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集,217-223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7 黄乃和、温显端,1980,广西合山碳酸盐岩型煤组的沉积环境,煤田地质与劫探,2期,1-7页。

    8 董家国.1984,合山煤田首次发现植物化石,煤田地质与劫探,1期,封二。

    9 J. L.威尔逊,冯曾昭等译,1981,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北京:地质出版社。

    10 Flugel Er.,1978, Microfacies Analysis of Limestones, Translated by K. Christenson,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1982.
  • [1] 高爽, 李勇, 刘乐, 王华建.  泥炭(成煤)沼泽古野火记录及碳循环效应 . 沉积学报, 2025,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133
    [2] 孟祥超, 周伯玉, 陈扬, 马海龙, 李亮, 王科朋, 林道峰, 赵文苹.  含煤岩系中煤层的差异沉积响应与油气勘探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212-122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33
    [3] 邵龙义, 王学天, 鲁静, 王东东, 侯海海.  再论中国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沉积学报, 2017, 35(5): 1016-103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5.013
    [4] 陈全红.  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1): 70-76.
    [5] 杨明慧.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晚古生代陆表海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05-1013.
    [6] 胡 平.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纪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基准面旋回划分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78-386.
    [7] 张鹏飞.  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 沉积学报, 2003, 21(1): 125-128,136.
    [8] 钟建华.  湘中保和堂龙潭煤系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3, 11(1): 75-83.
    [9] 张鹏飞, 邵龙义.  广西合山地区合山组沉积相带和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90, 8(4): 13-21.
    [10] 葛宝勋, 刘祖发, 张汉瑞.  河东煤田中部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中宇宙尘的首次发现及其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1): 98-10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47
  • HTML全文浏览量:  20
  • PDF下载量:  40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94-03-10

目录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简介:

      黄乃和 女 58岁 教授 煤田地质学

    • 中图分类号: P618.110.2

    摘要: 

    合山煤田主采煤层底板发现古土壤层,在煤分层之间又发现稳定的陆相根土层,结合煤本身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并与现代咸水植物及现代淡水植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对比,对这种夹在海相碳酸盐岩中的煤层的成因有了新的认识。作者认为,主采煤层与其间接底板碳酸盐岩间存在沉积间断;合山组含煤岩系中可见规模极小的孤立的海绵小礁块,这些都是碳酸盐台地表面浅水环境常见的特征。分析黔桂两省大面积古地理背景,作者认为,合山煤田主采煤层形成于碳酸盐台地表面废弃潮坪上发育的泥炭沼泽,少数地段则是在碳酸盐台地表面闭塞水体进一步沼泽化的条件下形成的。

    English Abstract

    黄乃和, 温显端, 黄凤鸣, 王根发, 陶继文.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J]. 沉积学报, 1994, 12(1): 40-46.
    引用本文: 黄乃和, 温显端, 黄凤鸣, 王根发, 陶继文.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J]. 沉积学报, 1994, 12(1): 40-46.
    Huang Naihe, Wen Xianduan, Huang Fengming, Wang Genfa, Tao Jiwen.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4, 12(1): 40-46.
    Citation: Huang Naihe, Wen Xianduan, Huang Fengming, Wang Genfa, Tao Jiwen.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4, 12(1): 40-46.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