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思淼, 韩登林, 闫康, 张吉振, 马斌玉, 杜皓, 武倩宇.
沥青填隙物成因差异及其对储层储集性能的控制效应—以塔北西部白垩系巴西改组碎屑岩储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1
|
[2] |
左景勋, 朱学剑, 陈泳霖, 翟文建.
华北寒武纪苗岭世晚期δ13C演化及生态环境特征
. 沉积学报,
2023, 41(1): 289-30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2
|
[3] |
.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系“二元”层序结构特征及演化模式
. 沉积学报,
2014, 32(2): 325-333.
|
[4] |
刘永福, 赵建华, 范秋海, 林畅松, 叶茂林, 范倩倩, 张荣茜.
塔北隆起中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13-1122.
|
[5] |
.
浊沸石溶蚀过程的热力学计算与次生孔隙发育带预测——以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3): 509-515.
|
[6] |
.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干酪根热演化模拟与生烃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76-183.
|
[7] |
袁静.
东营凹陷深层溶蚀孔隙的多重介质成因机理和动力机制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40-846.
|
[8] |
解三平, 孙柏年, 阎德飞, 丛培允, 肖良, 韦利杰.
滇西新近纪植物气孔、碳同位素组成与古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6): 883-888.
|
[9] |
.
超压背景下粘土矿物转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 沉积学报,
2006, 24(4): 461-467.
|
[10] |
解三平 孙柏年 阎德飞 丛培允 肖 良 韦利杰.
滇西新近纪植物气孔、碳同位素组成与古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83-888.
|
[11] |
张中宁, 刘文汇, 郑建京, 王琪, 陈国俊, 杨辉.
塔里木盆地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5): 769-773.
|
[12] |
.
塔里木盆地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69-773.
|
[13] |
张沛, 郑建平, 张瑞生, 余淳梅.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奥陶系——侏罗系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5, 23(4): 740-746.
|
[14] |
宫秀梅, 曾溅辉, 金之钧.
渤南洼陷深层(沙三/沙四段)原油—水—岩石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20-428.
|
[15] |
冯子辉, 冯志强, 刘伟, 王雪, 关秋华.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凝析油及油型气的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45-49.
|
[16] |
段毅, 彭德华, 张晓宝, 周世新, 王智平, 张辉.
柴达木盆地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与成因类型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55-359.
|
[17] |
王国安, 申建中, 何宏, 季美英.
塔北、塔中天然气中烷烃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系列倒转现象的解释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82-487.
|
[18] |
孙玉善, 杨帆.
再论东河砂岩孔隙成因──以塔中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699-705.
|
[19] |
王国安, 申建中, 季美英.
塔北天然气组分特征及同位素组成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28-132.
|
[20] |
李琳, 任作伟, 侯振文.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层沉积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2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