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谷一凡.
川中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储层成岩序列及其成储-成藏效应【“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专辑】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98
|
[2] |
芦飞凡, 谭秀成, 王利超, 唐青松, 肖笛, 董少峰, 苏成鹏, 潘政屹.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21, 39(2): 456-46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20
|
[3] |
闫伟, 金振奎, 韩春元, 赵文龙.
冀中坳陷奥陶系多期岩溶发育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81-9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0
|
[4] |
任娜娜, 韩波, 张军涛, 冯菊芳, 王晓涛, 朱爽, 马强, 田海芹, 何治亮.
海水进退、滩坪出没、云化岩溶等与碳酸盐岩储层关系研究——以上扬子地台龙王庙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90-12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8
|
[5] |
孙喆, 杨琰, 施强, 张萍, 梁沙, 张娜, 刘肖, 聂旭东, 彭涛, 梁胜利, 张志钦.
岩溶洞穴现代沉积间断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鸡冠洞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1): 93-10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10
|
[6] |
.
岩溶溪流的脱气作用及碳酸钙沉积——以重庆市南川区柏树湾泉溪流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14-1021.
|
[7] |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
[8] |
潘文庆.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热液岩溶的特征及地质模型
. 沉积学报,
2009, 27(5): 983-994.
|
[9] |
张达景.
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预测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14-223.
|
[10]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11] |
钱一雄, 邹远荣, 陈强路, 陈跃.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北部多期、多成因岩溶作用地质—地球化学表征——以中1井为例
. 沉积学报,
2005, 23(4): 596-603.
|
[12] |
徐国强, 刘树根, 武恒志, 李智武, 孙玮.
海平面周期性升降变化与岩溶洞穴层序次关系探讨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16-322.
|
[13] |
陈学时, 易万霞, 卢文忠.
中国油气田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44-253.
|
[14] |
钱一雄, 蔡立国, 李国蓉, 刘光祥, 韩燕英.
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元素地球化学表征——以塔河1号的S60井为例
. 沉积学报,
2002, 20(1): 70-74.
|
[15] |
郑聪斌, 章贵松, 王飞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热水岩溶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24-529,535.
|
[16] |
金振奎, 邹元荣, 蒋春雷, 由伟丰.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30-535.
|
[17] |
杨俊杰, 黄思静, 张文正, 黄月明, 刘桂霞, 肖林萍.
表生和埋藏成岩作用的温压条件下不同组成碳酸盐岩溶蚀成岩过程的实验模拟
. 沉积学报,
1995, 13(4): 49-54.
|
[18] |
杨俊杰, 张文正, 黄思静, 黄月明, 刘桂霞, 肖林萍.
埋藏成岩作用的温压条件下,白云岩溶解过程的实验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3): 83-88.
|
[19] |
郭建华.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古岩溶及其所控制的储层非均质性
. 沉积学报,
1993, 11(1): 56-64.
|
[20] |
刘立钧, 王清河, 石静坤.
华南地洼阶段古岩溶沉积建造
. 沉积学报,
1991, 9(1): 4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