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迟强, 陈世悦, 赫庆庆, 李强, 马培领, 韩长伟, 陈湘飞, 刘军.
山东杨庄地区寒武系风暴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22, 40(4): 1073-108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2
|
[2] |
钟建华, 倪良田, 孙宁亮, 郝兵, 薛纯琦.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东三叠系—侏罗系湖泊风暴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21, 39(2): 353-37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30
|
[3] |
辛浩, 肖恩照, 王龙, 李屹尧, 张震武.
肥城邓家庄剖面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2020, 38(1): 64-7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1
|
[4] |
白莹, 罗平, 刘伟, 曹颖辉, 徐兆辉, 王珊, 龚骥遥.
塔西北下寒武统风暴活动特征及其沉积学响应
. 沉积学报,
2019, 37(3): 565-57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6
|
[5] |
郑斌嵩, 牟传龙, 梁薇, 陈超, 徐鹏辉, 孙小勇.
黔西北丁台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风暴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3): 478-48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05
|
[6] |
.
中国豫西寒武系馒头组叠层石的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0-19.
|
[7] |
.
黔东镇远地区早寒武世清虚洞组潮坪风暴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5): 787-794.
|
[8] |
朱志军.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51-461.
|
[9] |
梅冥相.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2008, 26(4): 565-574.
|
[10] |
袁 静.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风暴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06, 24(1): 43-49.
|
[11] |
宋天锐, 和政军, 万渝生, 张巧大, 丁孝忠.
前寒武纪沉积岩中自生独居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1): 118-124.
|
[12] |
宋天锐.
大连地区前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自生独居石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663-667.
|
[13] |
胡志水, 赵永胜.
重庆中梁山三叠系飞仙关组三段风暴沉积
. 沉积学报,
1993, 11(2): 84-90.
|
[14] |
安桐林.
蓟县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原地型风暴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1993, 11(4): 30-36.
|
[15] |
梁百和, 朱素琳.
湘西吉首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初步探讨
. 沉积学报,
1992, 10(2): 39-44.
|
[16] |
孟庆任, 胡健民.
一个由潮汐和风暴影响的滨岸和内陆棚沉积序列——豫西前寒武纪汝阳群
. 沉积学报,
1992, 10(1): 57-67.
|
[17] |
安延恺, 李汉瑜.
由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变探讨构造对沉积的控制
. 沉积学报,
1991, 9(1): 20-26.
|
[18] |
关尹文, 范法明.
湖南桃江半边山先寒武纪马底驿组陆屑风暴岩
. 沉积学报,
1990, 8(1): 115-121.
|
[19] |
杨杰东, 王宗哲.
云南晋宁梅树村下寒武统砾屑磷块岩的扫描电镜研究
. 沉积学报,
1989, 7(2): 125-128.
|
[20] |
刘宝珺, 许效松, 罗安屏, 康承林.
中国扬子地台西缘寒武纪风暴事件与磷矿沉积
. 沉积学报,
1987, 5(3): 2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