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

孙枢

孙枢. “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J]. 沉积学报, 2009, 27(5): 792-810.
引用本文: 孙枢. “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J]. 沉积学报, 2009, 27(5): 792-810.
SUN Shu. Deep Time and Sedimentology[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9, 27(5): 792-810.
Citation: SUN Shu. Deep Time and Sedimentology[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9, 27(5): 792-810.

“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孙枢

Deep Time and Sedimentology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Shu
  • 摘要: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人类文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这种变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环境与资源效应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仅仅对现代和第四纪气候研究是有局限性的,全面了解地球表层及气候系统需要研究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层系统的发展演化。基于这样一种需求,从沉积记录研究前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古气候变化及重大地质事件,并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的“深时”(Deep Time)研究计划在国际地球科学界逐渐形成。“深时”研究将聚焦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地质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探讨气候变化的极限和速率、大气成分和大洋成分变化、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以及生物圈、固体地球与太阳的联系等,最终揭示地球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联系。“深时”研究将通过解译、定年和模拟的基本方法,发展完善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得保存良好、高分辨率的沉积记录是重中之重。可以预见,“深时”研究将与“深空”(Deep Space)、“深海”(Deep Sea)和“深部”(Deep Interior)研究计划一样,成为未来国际和国内地球科学重大研究领域。同时,在开展“深时”研究过程中,沉积学也将扮演核心学科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 [1] 朱筱敏, 刘强虎, 谈明轩, 李顺利, 陈贺贺, 聂银兰.  深时源—汇系统综合研究和沙垒田实例分析 . 沉积学报, 2023, 41(6): 1781-179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4
    [2] 张威, 马瑞丰, 刘亮, 杨蝉玉, 刘畅, 柴乐.  辽东半岛全新世沉积物记录的古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355-13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09
    [3] 龚承林, 齐昆, 徐杰, 刘喜停, 王英民.  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与反馈机制 . 沉积学报, 2021, 39(1): 231-25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35
    [4] 李军, 黄成敏, 文星跃, 张茂超.  四川盆地中生代古气候变化:来自深时古土壤证据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157-117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8
    [5] 常吟善, 赵洪, 覃军, 李帅, 张建培.  古近纪气候变化在东海盆地内的化石记录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20-3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3
    [6] 陈留勤, 刘鑫, 李鹏程.  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 . 沉积学报, 2018, 36(3): 510-52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4
    [7] 青藏高原纳木错湖近150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69-676.
    [8] 中亚昭苏黄土剖面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历史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170-1179.
    [9] 宋春晖, 白晋锋, 赵彦德, 金洪波, 孟庆泉.  临夏盆地13~4.4Ma湖相沉积物颜色记录的气候变化探讨 . 沉积学报, 2005, 23(3): 507-513.
    [10] 张美良, 袁道先, 林玉石, 覃嘉铭.  云南宣威4.6万年以来洞穴石笋古气候变化记录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24-12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648
  • HTML全文浏览量:  116
  • PDF下载量:  129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09-10-10

目录

    “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

      通讯作者: 孙枢

    摘要: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人类文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这种变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环境与资源效应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仅仅对现代和第四纪气候研究是有局限性的,全面了解地球表层及气候系统需要研究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层系统的发展演化。基于这样一种需求,从沉积记录研究前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古气候变化及重大地质事件,并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的“深时”(Deep Time)研究计划在国际地球科学界逐渐形成。“深时”研究将聚焦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地质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探讨气候变化的极限和速率、大气成分和大洋成分变化、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以及生物圈、固体地球与太阳的联系等,最终揭示地球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联系。“深时”研究将通过解译、定年和模拟的基本方法,发展完善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得保存良好、高分辨率的沉积记录是重中之重。可以预见,“深时”研究将与“深空”(Deep Space)、“深海”(Deep Sea)和“深部”(Deep Interior)研究计划一样,成为未来国际和国内地球科学重大研究领域。同时,在开展“深时”研究过程中,沉积学也将扮演核心学科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English Abstract

    孙枢. “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J]. 沉积学报, 2009, 27(5): 792-810.
    引用本文: 孙枢. “深时”(Deep Time)研究与沉积学[J]. 沉积学报, 2009, 27(5): 792-810.
    SUN Shu. Deep Time and Sedimentology[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9, 27(5): 792-810.
    Citation: SUN Shu. Deep Time and Sedimentology[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9, 27(5): 792-81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