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泽, 乔璐璐, 高飞, 李莉, 刘洋, 张思晨, 张璐.
东海大桥邻近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252-12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29
|
[2] |
孙家惠, 张昌民, 王浩楠, 张祥辉, 冯文杰.
分支河流体系河道弯度沿程变化规律
. 沉积学报,
2024, 42(3): 981-99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61
|
[3] |
王明霄, 郑世雯, 范德江.
东海内陆架近两百年来有孔虫组合变化及原因
. 沉积学报,
2021, 39(4): 973-98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8
|
[4] |
何春民, 李腾飞.
压力对有机质生烃演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18, 36(5): 1040-10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0
|
[5] |
.
黄河银川平原段河床沉积速率变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65-571.
|
[6] |
沈忠民.
川西坳陷中段陆相地层水纵向变化特征及水—岩相互作用初探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95-502.
|
[7] |
赵景波.
咸阳渭河高漫滩沉积洪水变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97-602.
|
[8] |
赵景波, 李胜利.
西安高陵马坊滩渭河洪水变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6): 857-863.
|
[9] |
赵景波 李胜利.
西安高陵马坊滩渭河洪水变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57-863.
|
[10] |
李会军, 吴泰然, 郝银全, 张秀珠, 马宗晋.
异常压力对有机质的抑制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37-742.
|
[11] |
陈祖林, 朱扬明, 陈奇.
油层不同开采时期原油组分变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69-173.
|
[12] |
张晓宝, 徐永昌, 刘文汇, 沈平, 吉利明, 马立元.
吐哈盆地水溶气组分与同位素特征形成机理及意义探讨
. 沉积学报,
2002, 20(4): 705-709.
|
[13] |
邓云山, 孟自芳, 郑彦鹏.
压实作用与磁倾角变化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306-308.
|
[14] |
刘晓艳, 李宜强, 冯子辉, 李景坤, 郭树岐.
不同采出程度下石油组分变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00, 18(2): 324-326.
|
[15] |
杨明慧, 夏文臣, 张兵山, 张宁, 彭晓群.
非海相盆地准层序级别的有机相变化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97-301.
|
[16] |
魏文寿.
沙漠表层粒度与水热变化的环境效应分析──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52-156.
|
[17] |
刘友梅, 贾蓉芬, 杨蔚华, 文启忠.
阳郭黄土剖面有机组分变化的周期性与古气候变迁因素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36-142.
|
[18] |
彭林, 沈平.
兰州市大气飘尘中有机物浓度的变化及其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1): 156-161.
|
[19] |
秦蕴珊.
全球变化与陆架沉积
. 沉积学报,
1992, 10(3): 40-46.
|
[20] |
高计元.
碳酸盐颗粒成岩变化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86, 4(4): 119-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