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现代冲积河流的河型空间转化模式探讨

倪晋仁 王随继 王光谦

倪晋仁, 王随继, 王光谦. 现代冲积河流的河型空间转化模式探讨[J]. 沉积学报, 2000, 18(1): 1-6.
引用本文: 倪晋仁, 王随继, 王光谦. 现代冲积河流的河型空间转化模式探讨[J]. 沉积学报, 2000, 18(1): 1-6.
NI Jin ren, WANG Sui ji, WANG Guang qian. Spatial Variations of Channel Patter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0, 18(1): 1-6.
Citation: NI Jin ren, WANG Sui ji, WANG Guang qian. Spatial Variations of Channel Patter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0, 18(1): 1-6.

现代冲积河流的河型空间转化模式探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9890200)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项目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倪晋仁,男,1962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河流动力地貌学

  • 中图分类号: P512.2;P931.1

Spatial Variations of Channel Patterns

  • 摘要: 论述了现代冲积河流系统中常见河型的自然分布及转化特征,归纳了河型从上游向下游发生空间转化的 5种主要模式。这些河型转化模式发生的相对频率是不同的,其中从辫状河流向曲流河流转化的发生频率最大。文中通过具体实例总结了这些转化模式分别发生时的主要影响因素。
  • [1] 倪晋仁,张仁.河型成因的各种理论及其间关系[J].地理学报,1991,46(3):366~372
    [2] 陆中臣,舒晓明.河型及其转化的判别[J].地理研究,1988,7(2):7~16
    [3] 尹学良.弯曲性河流形成原因及造床试验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65,31(4):287~303
    [4] 尤联元,洪笑天,陈志清.影响河型发育几个主要因素的初步探讨[A].见:第二届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南京)[C].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3.662~672
    [5] 尤联元,叶青超,金德生.中国河流地貌研究现状和展望[A] ,见: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编),地貌及第四纪研究进展[C].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8~15
    [6] 罗海超,周学文,尤联元等.长江中下游分汊河型成因研究[A].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光华出版社,1980.447~456
    [7] 蔡强国.地壳构造运动对河型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地理研究,1982,1(3):21~32
    [8] Lane E W. A study of the shape of channels formed by natural streams flowing in erodible material[A]. M. R. D. Sediment Series No. 9, Missouri River Div., Corps Engrs.,1957. 106
    [9] Leopold L B, Wolman M G, River channel patterns, braided, meandering and straight, U. S. Geol[A]. Surv. Paper.1957. 282
    [10] Schumm S A. Fluvial geomorphology: historical perspoctive[A]. In: Shen H W,ed.River Mechanics[C] , Collins, Colorado,1971
    [11] Gole C V,Chaitale S V. Inland delta building activity of Kosi River[J]. J. Hyd. Div., Proc. Amer. Soc. Civil Engrs.,1966, 92 (HY): 111~126
    [12] Stevens M A,Simons D B, Richardson E V. Nonequilibrium River form[J]. J. Hyd. Div., Proc. Amer. Soc. Civil Engrs., 1975,101(HY5): 557~566
    [13] 钱宁,张仁,周志德.河床演变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84
    [14] 大港油田地质研究所,海洋石油勘探局研究院,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滦河冲积扇—三角洲沉积体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164
    [15] Brice G C. Channel pattern and terraces of the Loup Rivers in Nebraska[R]. U. S. Geol. Survey Prof. Paper No. 422-D, 1964.41
    [16] 倪晋仁,马蔼乃.河流动力地貌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28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 PDF下载量:  47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9-03-04
  • 修回日期:  1999-04-06
  • 刊出日期:  2000-03-10

目录

    现代冲积河流的河型空间转化模式探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9890200)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倪晋仁,男,1962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河流动力地貌学

    • 中图分类号: P512.2;P931.1

    摘要: 论述了现代冲积河流系统中常见河型的自然分布及转化特征,归纳了河型从上游向下游发生空间转化的 5种主要模式。这些河型转化模式发生的相对频率是不同的,其中从辫状河流向曲流河流转化的发生频率最大。文中通过具体实例总结了这些转化模式分别发生时的主要影响因素。

    English Abstract

    倪晋仁, 王随继, 王光谦. 现代冲积河流的河型空间转化模式探讨[J]. 沉积学报, 2000, 18(1): 1-6.
    引用本文: 倪晋仁, 王随继, 王光谦. 现代冲积河流的河型空间转化模式探讨[J]. 沉积学报, 2000, 18(1): 1-6.
    NI Jin ren, WANG Sui ji, WANG Guang qian. Spatial Variations of Channel Patter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0, 18(1): 1-6.
    Citation: NI Jin ren, WANG Sui ji, WANG Guang qian. Spatial Variations of Channel Patter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0, 18(1): 1-6.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