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云南洱海的环境沉积学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水流方向和能量

李原 李任伟 尚榆民 李宁波

李原, 李任伟, 尚榆民, 李宁波. 云南洱海的环境沉积学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水流方向和能量[J]. 沉积学报, 1999, 17(S1): 769-774.
引用本文: 李原, 李任伟, 尚榆民, 李宁波. 云南洱海的环境沉积学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水流方向和能量[J]. 沉积学报, 1999, 17(S1): 769-774.
LI Yuan, LI Ren-wei, SHANG Yu-min, LI Ning-bo. The Environment Sedimentol ogical Study on Erhal Lake,Yunnan Province——Sediments particl a size distribution,f1ow direction and energy distribu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9, 17(S1): 769-774.
Citation: LI Yuan, LI Ren-wei, SHANG Yu-min, LI Ning-bo. The Environment Sedimentol ogical Study on Erhal Lake,Yunnan Province——Sediments particl a size distribution,f1ow direction and energy distribu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9, 17(S1): 769-774.

云南洱海的环境沉积学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水流方向和能量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原,男,1964年出生,博士后,生物地球化学及环境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X141

The Environment Sedimentol ogical Study on Erhal Lake,Yunnan Province——Sediments particl a size distribution,f1ow direction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 摘要: 根据粒度分布特征、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结果,推测洱海存在以下几种湖水流动特征:第一、弥直河水流,方向由北向南形成了洱海北区水流向南部的原水动力,其沉积物在北区形成大的弥直河三角洲;第二、由洱海西岸向东岸,入湖的溪流引起的辐射流,这种辐射流体现在太湖河流沉积物形成的扇三角洲上,沿西岸向湖心推进,在湖心和东岸被减缓;第三、存在沿西岸的南北向的湖水流动;第四、受水下地形影响,存在围绕湖心的环状流动,由粒度分布推测水流方向为反时针。它形成了现今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主要格局,是多向多源水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 [1] 1 大理白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委员会编.云南洱海科学论文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2 金相灿,刘鸿亮等主编·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3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中国环境[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4 李任伟·沉积物污染和环境沉积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8,13(4) :398-402

    5 李原.洱海环境化学和环境沉积学研究[D].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所,1998
  • [1] 李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6): 928-933.
    [2] 李 忠.  “从最高到最深”—从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看沉积学研究前沿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928-93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27
  • HTML全文浏览量:  45
  • PDF下载量:  41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9-06-01
  • 修回日期:  1999-07-13
  • 刊出日期:  1999-12-10

目录

    云南洱海的环境沉积学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水流方向和能量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作者简介:

      李原,男,1964年出生,博士后,生物地球化学及环境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X141

    摘要: 根据粒度分布特征、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结果,推测洱海存在以下几种湖水流动特征:第一、弥直河水流,方向由北向南形成了洱海北区水流向南部的原水动力,其沉积物在北区形成大的弥直河三角洲;第二、由洱海西岸向东岸,入湖的溪流引起的辐射流,这种辐射流体现在太湖河流沉积物形成的扇三角洲上,沿西岸向湖心推进,在湖心和东岸被减缓;第三、存在沿西岸的南北向的湖水流动;第四、受水下地形影响,存在围绕湖心的环状流动,由粒度分布推测水流方向为反时针。它形成了现今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的主要格局,是多向多源水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English Abstract

    李原, 李任伟, 尚榆民, 李宁波. 云南洱海的环境沉积学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水流方向和能量[J]. 沉积学报, 1999, 17(S1): 769-774.
    引用本文: 李原, 李任伟, 尚榆民, 李宁波. 云南洱海的环境沉积学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水流方向和能量[J]. 沉积学报, 1999, 17(S1): 769-774.
    LI Yuan, LI Ren-wei, SHANG Yu-min, LI Ning-bo. The Environment Sedimentol ogical Study on Erhal Lake,Yunnan Province——Sediments particl a size distribution,f1ow direction and energy distribu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9, 17(S1): 769-774.
    Citation: LI Yuan, LI Ren-wei, SHANG Yu-min, LI Ning-bo. The Environment Sedimentol ogical Study on Erhal Lake,Yunnan Province——Sediments particl a size distribution,f1ow direction and energy distribu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9, 17(S1): 769-774.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