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辉, 刘少治, 邵大力, 吕福亮, 许小勇, 左国平, 刘艳红, 王雪峰.
东非鲁武马盆地海底旋回坎沉积演化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21, 39(2): 446-45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14
|
[2] |
刘耘, 谭秀成, 刘显岩, 何为, 熊鹰, 刘灵, 刘明洁, 杨清宇.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马五7亚段颗粒滩沉积特征及空间分布
. 沉积学报,
2018, 36(4): 796-80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44
|
[3] |
孙辉, 刘少治, 马宏霞, 鲁银涛, 许小勇.
东非鲁武马盆地海底水道—朵体体系粗粒浊流沉积物波特征及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17, 35(4): 763-77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10
|
[4] |
.
山东省平邑盆地古近系湖相核形石特征及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2): 259-268.
|
[5] |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
[6] |
冯仁蔚 王兴志 张 帆.
四川西南部周公山及邻区“峨眉山玄武岩”特征及储集性能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6): 913-924.
|
[7] |
夏青松.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46-252.
|
[8] |
.
沂沭断裂带及其近区不同地质时期地震液化脉构造对比
. 沉积学报,
2006, 24(4): 496-501.
|
[9] |
刘自亮, 王多云, 王峰, 李树同, 王志坤, 秦红.
陕甘宁盆地西峰油田主要产层储油砂体沉积微相组合及特征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48-254.
|
[10] |
赵俊青, 纪友亮, 夏斌, 任拥军, 张善文.
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90-497.
|
[11] |
赵俊青, 夏斌, 纪友亮, 姜在兴, 张善文.
湖相碳酸盐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探析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46-656.
|
[12] |
赵俊青, 纪友亮, 夏斌, 张善文, 刘宝明.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2): 302-309.
|
[13] |
邹才能, 王兆云, 徐冠军, 吴小洲, 孙效东, 王建伟.
松辽盆地西斜坡稠油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00-706.
|
[14] |
陈明, 许效松, 万方, 楼雄鹰, 汪正江, 傅恒.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10-116.
|
[15] |
桑树勋, 李壮富, 范炳恒, 陈世悦.
层序地层格架与煤岩层对比——层序地层学在山西阳曲煤田普查勘探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56-562.
|
[16] |
朱创业.
陕甘宁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层序沉积有机相特征及其烃源岩分布
. 沉积学报,
2000, 18(1): 57-62.
|
[17] |
孟万斌, 张锦泉.
陕甘宁盆地中部马五1潮缘碳酸盐岩沉积旋回及其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19-423.
|
[18] |
杨明慧, 夏文臣, 张兵山, 张宁, 彭晓群.
非海相盆地准层序级别的有机相变化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97-301.
|
[19] |
李儒峰, 鲍志东.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马五1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风化成岩模式和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3): 390-396.
|
[20] |
张文正, 昝川莉, 李先奇, 关德师, 戴金星, 徐永昌.
塔里木盆地凝析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与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09-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