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邢舟, 曹高社, 杨明慧.
禹州地区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地层沉积时限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25
|
[2] |
谷一凡, 蔡光银, 李树新, 蒋裕强, 邱振, 孙莎莎, 付永红.
不同岩相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41(1): 318-33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0
|
[3] |
李丹, 陈洪德, 刘磊, 王志伟, 赵伟波, 虎建玲.
鄂尔多斯地区南部早二叠世山西组源-汇系统差异与构造-沉积格局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93
|
[4] |
蔡光银, 蒋裕强, 李星涛, 孙莎莎, 付永红, 谷一凡, 王占磊, 季春海.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差异
. 沉积学报,
2022, 40(4): 1030-10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9
|
[5] |
丁仲昭, 马志鑫, 张启跃, 文芠, 胡世学, 范可静, 蔡金君, 李润根.
云南罗平江边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古环境特征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406-14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36
|
[6] |
赵帮胜, 李荣西, 覃小丽, 刘福田, 吴小力, 赵迪, 刘齐, 周伟.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山西组页岩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40-115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4
|
[7] |
张昌民, 朱锐, 刘江艳, 杜家元, 李少华, 李小平.
珠江磨刀门河口交杯四沙现代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6, 34(4): 662-66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06
|
[8] |
王存武, 马东旭, 田兵, 梁建设, 王琪, 刘铁树.
鄂尔多斯盆地LX地区山西组储层成岩演化及成岩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94-60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17
|
[9] |
.
济阳坳陷陡坡带沙河街组砂砾岩体储层质量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94-1104.
|
[10] |
叶黎明.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海相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8, 26(2): 202-210.
|
[11] |
鄢继华, 陈世悦, 张关龙, 王海方.
一种求取碎屑岩储层中粘土总量的新方法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61-466.
|
[12] |
马达德, 寿建峰, 胡勇, 王少依, 徐宁.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碎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5, 23(4): 589-595.
|
[13] |
陈孟晋, 刘锐娥, 孙粉锦, 拜文华, 黄月明.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初探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39-643.
|
[14] |
刘波, 赵翰卿, 王良书, 林春明, 刘绍文.
古河流废弃河道微相的精细描述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94-398.
|
[15] |
刘传联, 舒小辛, 刘志伟.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生油岩的微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93-298.
|
[16] |
方维萱, 芦继英.
陕西银硐子-大西沟菱铁银多金属矿床热水沉积岩相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31-438.
|
[17] |
欧成华, 陈景山.
大芦家地区渐新统东二1亚段三角洲前缘砂体微相及储集性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4): 84-90.
|
[18] |
徐志强, 陈永武, 熊明.
影响深层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的因素——冀中坳陷与塔里木盆地实例讨论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02-105.
|
[19] |
马永生, 李启明, 关德师.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马五1-4碳酸盐岩微相特征与储层不均质性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1): 22-32.
|
[20] |
黄继祥, 曾伟, 张高信, 冉宏.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第二段滩微相的发育分布及对气藏形成的控制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09-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