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佳阳, 江东辉, 朱志立, 杨鹏程, 张枝焕.
热成熟度对煤中苯并萘并呋喃分布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3): 901-90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46
|
[2] |
朱志立, 李美俊, 李佳阳, 祁灵, 刘晓强, 韩秋雅, 路清华, 马媛媛, 冷筠滢.
沉积有机质中苯基菲成熟度参数及其化学机理
. 沉积学报,
2023, 41(2): 601-6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07
|
[3] |
.
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颜色反射率指示的近百年来东亚季风变迁
. 沉积学报,
2013, 31(2): 331-339.
|
[4] |
陈祖林.
煤和泥岩不同温度条件下非烃中咔唑类化合物的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87-592.
|
[5] |
汪小妹.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神木地区侏罗系煤中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20-528.
|
[6] |
房嬛.
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源岩和油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饱和烃馏分
. 沉积学报,
2008, 26(5): 891-895.
|
[7] |
刘长江.
淄博煤田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27-1034.
|
[8] |
祖小京.
矿物在油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98-306.
|
[9] |
孟仟祥, 房嬛, 徐永昌, 沈平.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和煤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29-736.
|
[10] |
王云鹏, 耿安松, 刘德汉, 熊永强, 申家贵.
页岩、煤、沥青和原油的生气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106-109.
|
[11] |
赵志根, 唐修义, 李宝芳.
淮南矿区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53-459.
|
[12] |
陈增智, 柳广弟, 郝石生.
修正的镜质体反射率剥蚀厚度恢复方法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41-144.
|
[13] |
邹华耀, 吴智勇.
镜质体反射率在重建盆地古地温中的应用──中国东部、西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古地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12-119.
|
[14] |
李荣西, 金奎励.
煤成烃生成及排驱加水热模拟实验
. 沉积学报,
1998, 16(1): 98-102.
|
[15] |
王飞宇, 郝石生, 何萍, 刘德汉.
不同类型镜质体荧光特征差异性及原因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64-168.
|
[16] |
王春江, 王有孝, 罗斌杰, 夏燕青.
民和盆地中侏罗统煤-油页岩层系生油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1): 59-64.
|
[17] |
姚素平, 张景荣, 金奎励.
用显微荧光和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显微组分的热演化规律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10.
|
[18] |
郑国东, 罗斌杰, 程克明, 段毅.
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和有机质演化的热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22-130.
|
[19] |
唐跃刚, 任德贻, 刘钦甫, 姚光华, 甘志杰.
四川晚二叠世煤中硫与成煤环境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6, 14(4): 161-167.
|
[20] |
王铮.
干酪根的赋存状态与成熟度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0, 8(4): 124-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