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倪和平, 毕磊, 郭玉龙, 何中发, 杨守业.
长江口沉积物化学相态分析及主泓变迁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23, 41(1): 243-25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84
|
[2] |
金秉福, 党丽丽, 孔庆祥, 王孟瑶, 岳伟, 樊水淼.
黄河和长江沉积角闪石亲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与物源辨识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49-1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8
|
[3] |
逄悦, 范德江, 孙晓霞, 刘明, 杨作升.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颗粒重晶石特征与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23-53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10
|
[4] |
杨云平, 李义天, 孙昭华, 邓金运.
长江口邻近陆架表层沉积物变化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63-872.
|
[5] |
.
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颜色反射率指示的近百年来东亚季风变迁
. 沉积学报,
2013, 31(2): 331-339.
|
[6] |
.
长江口盐沼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特征与环境机制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088-1098.
|
[7] |
.
海南高隆湾海滩生物碎屑分布及其对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2, 30(5): 891-899.
|
[8] |
周开胜.
长江口北支有孔虫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2): 334-342.
|
[9] |
战庆.
长江口区晚新生代沉积物粒度特征和沉积地貌环境演变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74-683.
|
[10] |
张 瑞.
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210Pb分布特征及其沉积速率
. 沉积学报,
2009, 27(4): 704-713.
|
[11] |
王永红.
长江河口涨落潮槽沉积物特征及其动力响应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11-516.
|
[12] |
齐红艳.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pH、Eh分布及制约因素
. 沉积学报,
2008, 26(5): 820-827.
|
[13] |
刘 红.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度时空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3): 445-455.
|
[14] |
高磊, 李道季, 余立华, 王延明, 孔定江.
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剖面及其数学模拟
. 沉积学报,
2006, (5): 722-732.
|
[15] |
.
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剖面及其数学模拟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22-732.
|
[16] |
段凌云, 王张华, 李茂田, 潘建明, 陈中原, Yishiki Saito, Yutaka kanai.
长江口沉积物210Pb分布及沉积环境解释
. 沉积学报,
2005, 23(3): 514-522.
|
[17] |
谢小平, 王兆印, 沈焕庭.
长江口九段沙现代潮滩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2005, 23(4): 566-573.
|
[18] |
夏小明, 杨辉, 李炎, 李伯根, 潘少明.
长江口-杭州湾毗连海区的现代沉积速率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30-135.
|
[19] |
韩晓非, 张卫国, 陈满荣, 俞立中.
长江口潮滩植物对沉积物铁的地球化学循环及磁性特征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95-499.
|
[20] |
钱江初, D.J.DeMaster, C.A.Nittrouer, B.A.Mckee.
长江口邻近陆架210Pb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85, 3(4): 3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