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符印, 王作栋, 张婷, 王文军, 李晓斌, 王志勇.
烃源岩中类胡萝卜烷系列化合物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92-110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3
|
[2] |
王成, 王万春, 王建丰, 樊海龙.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支链烷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4): 853-8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19
|
[3] |
.
柴达木盆地台深1井烃源岩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84-192.
|
[4] |
.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72-682.
|
[5] |
.
烃源岩解析气获取新方法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180-1184.
|
[6] |
金之钧.
中国前中生代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构造—沉积条件
. 沉积学报,
2010, 28(5): 875-883.
|
[7] |
秦黎明.
新疆西北部和什托洛盖盆地侏罗系低熟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条件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4): 740-751.
|
[8] |
谈迎, 刘德良, 杨晓勇, 张交东, 李振生.
沉积岩包裹体烃源条件时间温度指数判别法的探讨——以鄂尔多斯下古生界为例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28-333.
|
[9] |
冯建辉, 任战利, 崔军平, 任来义, 马维民, 孙明良.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天然气气源岩分析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50-354.
|
[10] |
谢增业, 蒋助生, 张英, 李剑, 胡国艺, 王春怡, 李志生, 罗霞.
全岩热模拟新方法及其在气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2, 20(3): 510-514.
|
[11] |
刘全有, 刘文汇, 秦胜飞, 孟仟祥, 王万春.
煤岩及煤岩加不同介质的热模拟地球化学实验——气态和液态产物的产率以及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65-468.
|
[12] |
史基安, 王琪, 赵欣.
不同类型烃源岩气态烃的生成特征研究——来自差热—色谱联机热模拟实验方法的证据
. 沉积学报,
1999, 17(2): 301-305.
|
[13] |
黄华芳, 刘子贵, 周晓峰.
中国主要含气盆地构造动力学类型与天然气地质条件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805-810.
|
[14] |
段毅, 周世新.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地球化学研究──Ⅰ.气态和液态产物的产率及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832-835.
|
[15] |
林春明, 钱奕中.
浙江沿海平原全新统气源岩特征及生物气形成的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70-75.
|
[16] |
丁安娜, 连莉文, 张辉, 张中宁, 惠荣耀.
1854m~2608m气源岩中产甲烷菌的富集培养和发酵产气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3): 117-125.
|
[17] |
肖贤明, 刘德汉, 傅家谟.
沥青反射率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意义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38-146.
|
[18] |
王开发, 李宜垠, 张惠之.
孢粉生烃热模拟试验研究——Ⅰ:烃的产率与性质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31-137.
|
[19] |
申建中, 季美英, 朱家蔚, 许化政.
东濮凹陷煤成气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对比
. 沉积学报,
1988, 6(3): 118-129.
|
[20] |
姚振凯.
我国层控碳酸盐岩铀矿床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 沉积学报,
1984, 2(1): 6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