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洁, 贾连奇, 范立勇, 马占荣, 罗晓容, 秦彪, 王怡帅.
乌审旗地区盐下奥陶系流体来源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36
|
[2] |
邓守伟.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成藏机理
. 沉积学报,
2019, 37(2): 432-4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1
|
[3] |
李百强, 王起琮, 张小莉, 魏巍.
白云岩成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亚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3): 608-61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8
|
[4] |
.
柴北缘地区天然气~(40)Ar/~(36)Ar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58-162.
|
[5] |
赵东升.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35-140.
|
[6] |
赵必强, 肖贤明, 胡忠良, 黄保家.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天然气来源与运聚模式
. 沉积学报,
2005, 23(1): 156-161.
|
[7] |
刘成林, 刘人和, 罗霞, 谢增业, 李剑, 曾庆猛.
天然气资源评价重点参数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79-83.
|
[8] |
罗小平, 沈忠民, 彭渤莹, 王又杰, 林壬子.
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50-55.
|
[9] |
付锁堂, 冯乔, 张文正.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与靖边天然气单体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 沉积学报,
2003, 21(3): 528-532,538.
|
[10] |
徐永昌, 沈平, 刘全有.
“西气东输”探明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势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47-455.
|
[11] |
陈践发, 徐永昌, 黄第藩.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之二)
. 沉积学报,
2001, 19(1): 141-144.
|
[12] |
陈践发, 徐永昌, 黄第藩.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之一)
. 沉积学报,
2000, 18(4): 606-610.
|
[13] |
颜佳新, 伍明, 李方林, 方念乔.
湖北省巴东栖霞组沉积成岩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4): 78-83.
|
[14] |
黄志龙, 柳广弟, 郝石生.
东方1-1气田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2): 66-69.
|
[15] |
沈平, 徐永昌, 王晋江, 王兰生.
天然气中硫化氢硫同位素组成及沉积地球化学相
. 沉积学报,
1997, 15(2): 216-219.
|
[16] |
刘文彬, 李节通, 伏万军.
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泥质岩直接盖层的毛管压力封闭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1): 80-85.
|
[17] |
王万春.
天然气、原油、干酪根的氢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31-135.
|
[18] |
朱莲芳.
中国天然气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成岩模式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40-149.
|
[19] |
龙道江, 燕烈灿, 杜建国.
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
. 沉积学报,
1993, 11(4): 42-46.
|
[20] |
申建中, 季美英, 朱家蔚, 许化政.
东濮凹陷煤成气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对比
. 沉积学报,
1988, 6(3): 118-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