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计算机绘制砾向组构等密图

赵镇 艾南山

赵镇, 艾南山. 计算机绘制砾向组构等密图[J]. 沉积学报, 1985, 3(1): 120-127.
引用本文: 赵镇, 艾南山. 计算机绘制砾向组构等密图[J]. 沉积学报, 1985, 3(1): 120-127.
Zhao Zhen, Ai Nanshan. A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THE DENSITY DIAGRAM OF BOULDER FABRIC[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5, 3(1): 120-127.
Citation: Zhao Zhen, Ai Nanshan. A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THE DENSITY DIAGRAM OF BOULDER FABRIC[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5, 3(1): 120-127.

计算机绘制砾向组构等密图

A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THE DENSITY DIAGRAM OF BOULDER FABRIC

  • 摘要: 一、引言 组构一词,源于德文Gefüge,为C.F.瑙曼(Nauman)1850年首先使用,后山德尔(Sander)1911年对它作了精确定义[5],它是指对岩石成分或岩石构造空间位置的非成因的几何描述。山氏认为,组构要素是它所经历过的最近一次运动的图解。因而这种非成因的描述,自然可以作为判断成因的手段,按此定义,沉积砾石的砾向,亦是一种组构,可称之为“砾向组构”。它的组构要素,倾向和倾角,也会是它们的沉积环境,即沉积动力条件的一种反映。自本世纪四十年代初,C.D.霍尔莫斯(Holmes)将组构的方法应用于沉积物砾向研究以来[6],砾向的组构分析,已成为沉积物研究的常用方法。
  • [1] (1)艾南山,1982,砾向组构的矢量计算方法,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卷4期,184-185页。

    (2)吴忠性编著,lsso,地图投影,测绘出版社,70~72页。

    (3)邓晓峰、王存年,1983,夭山博格达峰地区冰破物和冰缘沉积物的砾石组构特征、冰川冻土5 卷3期,217-226页。

    (4)张志安、、吕鸿图、艾南山、马鸿良,1983,洒勒山滑坡的构造应力分析,水土保持通报,13卷3期,67-71页。

    (5) Murawski, H. 1972, Geologisches Wor.terbuch.S.74, Ferd Enke Verl.,Stutt-gart.

    (6)Holmes, C.D.1941, Till fabric. Geol.Soc. Amer. V.52:1299-1354,

    (7)K ohlbeck, F.,Scheidegger, A.E. 1977, On the theory of the evaluation of joint orientation measuretu}nts. Rock Mech.V.9:9-25.

    (8)Scheidegger, A.E.1979, The enigma of jointing. Riv.Ital.di Geofis. a Scien. Affini 5:1-4.

    (9)Ai Nanshan,Li Y ulong, Scheidegger,A.E.Xu Shuying:1982, The geotectonie- stress field in the regions of S haanzi, Gansu,Ninggia and Qinghai (China). Rock Mech.Y.14:167-18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1
  • HTML全文浏览量:  8
  • PDF下载量:  38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85-03-10

目录

    计算机绘制砾向组构等密图

    摘要: 一、引言 组构一词,源于德文Gefüge,为C.F.瑙曼(Nauman)1850年首先使用,后山德尔(Sander)1911年对它作了精确定义[5],它是指对岩石成分或岩石构造空间位置的非成因的几何描述。山氏认为,组构要素是它所经历过的最近一次运动的图解。因而这种非成因的描述,自然可以作为判断成因的手段,按此定义,沉积砾石的砾向,亦是一种组构,可称之为“砾向组构”。它的组构要素,倾向和倾角,也会是它们的沉积环境,即沉积动力条件的一种反映。自本世纪四十年代初,C.D.霍尔莫斯(Holmes)将组构的方法应用于沉积物砾向研究以来[6],砾向的组构分析,已成为沉积物研究的常用方法。

    English Abstract

    赵镇, 艾南山. 计算机绘制砾向组构等密图[J]. 沉积学报, 1985, 3(1): 120-127.
    引用本文: 赵镇, 艾南山. 计算机绘制砾向组构等密图[J]. 沉积学报, 1985, 3(1): 120-127.
    Zhao Zhen, Ai Nanshan. A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THE DENSITY DIAGRAM OF BOULDER FABRIC[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5, 3(1): 120-127.
    Citation: Zhao Zhen, Ai Nanshan. A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THE DENSITY DIAGRAM OF BOULDER FABRIC[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5, 3(1): 120-127.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