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俊学, 陈剑, 崔之久.
岷江上游叠溪混杂堆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9, 37(1): 72-8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8
|
[2] |
刘浩, 徐大良, 牛志军, 彭练红, 魏运许, 赵小明.
湖北竹山杨家堡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087-109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03
|
[3] |
.
鄂西南利川二叠纪吴家坪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590-599.
|
[4] |
常华进.
桂北泗里口老堡组硅质岩的常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指示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098-1107.
|
[5] |
曹秋香.
浙江江山丁家山组层状硅质岩阴极发光特征及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97-803.
|
[6] |
田云涛.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71-677.
|
[7] |
陈翠华, 何彬彬, 顾雪祥, 刘建明.
桂西北高龙金矿床含矿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4-58.
|
[8] |
温汉捷, 裘愉卓, 凌宏文, 于柄松, 张贵山.
中国早古生代若干高硒黑色岩系中层状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20-626.
|
[9] |
李文厚.
汉中下志留统放射虫硅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71-173.
|
[10] |
陈多福, 陈光谦, 陈先沛, 高计元, 潘晶铭.
广东热水沉积超大型矿床的控矿岩石组合-礁硅岩套及其形成作用探讨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91-95.
|
[11] |
王东安, 陈瑞君.
雅鲁藏布缝合带硅岩的地球化学成因标志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5, 13(1): 27-31.
|
[12] |
宋春晖, 武安斌, 周少平.
西成矿田海底热水喷溢沉积成因硅质岩及其与矿化关系
. 沉积学报,
1992, 10(4): 60-67.
|
[13] |
张鸿升, 许建国, 邓寅生, 叶育青, 李向阳, 王树庄, 董仁果.
山东聊城煤矿区太原组沉积环境与主采煤层的灰色预测
. 沉积学报,
1992, 10(4): 101-110.
|
[14] |
刘钦甫, 张鹏飞.
湖南测水组沉积环境及其对煤层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1991, 9(4): 96-104.
|
[15] |
贾炳文, 王平泽.
山西省沁水煤田平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89, 7(2): 71-77.
|
[16] |
黄操明, 周绮峰.
霍县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88, 6(4): 72-80.
|
[17] |
郑浚茂, 庞明.
石英砂岩的硅质胶结作用及其对储集性的影响
. 沉积学报,
1988, 6(1): 29-38.
|
[18] |
童玉明, 彭格林, 隋静霞, 石呈龙.
中国南部新生代聚煤带第三系硅质—碳酸盐煤核特征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87, 5(4): 44-55.
|
[19] |
葛宝勋, 尹国勋, 李春生.
山西阳泉矿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探讨
. 沉积学报,
1985, 3(3): 33-44.
|
[20] |
童玉明, 周祖勋.
鄂东南下二叠统茅口组放射虫硅质岩的成因初探
. 沉积学报,
1985, 3(2): 6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