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惠荣耀, 丁安娜.
微生物在石油生成中的作用(一)——降解和去含氧基团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74-128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8
|
[2] |
周恳恳, 牟传龙, 葛祥英, 梁薇, 陈小炜, 王启宇, 王秀平.
新一轮岩相古地理编图对华南重大地质问题的反映——早古生代晚期“华南统一板块”演化
. 沉积学报,
2017, 35(3): 449-45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3.003
|
[3] |
牟传龙, 王启宇, 王秀平, 陈小炜, 周恳恳, 葛祥英.
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研究与实践——以甘肃省奥陶纪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1): 1-1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01
|
[4] |
.
沉积相变迁对内陆湖泊沉积易溶盐作为古环境指标的影响——以西宁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01-109.
|
[5] |
.
湖南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
. 沉积学报,
2014, 32(1): 8-18.
|
[6] |
.
一类新型沉积岩:地幔热液喷积岩——以中国新疆三塘湖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773-781.
|
[7] |
.
三角洲沉积的结构—成因分类与编图方法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782-797.
|
[8] |
马素萍, 贺建桥, 夏燕青.
油气形成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胡萝卜烷的形成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124-128.
|
[9] |
邱隆伟, 姜在兴, 陈文学, 李晓红, 熊志东.
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21-627.
|
[10] |
林启祥, 王永标, 徐桂荣, 肖诗宇.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的沉积古地理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40-344.
|
[11] |
刘文汇, 徐永昌, 张守春, 廖永胜, 张林晔, 宋一涛.
一种新的成烃机制——力化学作用及其实验证据
. 沉积学报,
2000, 18(2): 314-318.
|
[12] |
吴智平, 周瑶琪.
一种计算沉积速率的新方法——宇宙尘埃特征元素法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95-399.
|
[13] |
刘长龄, 陈新邦, 覃志安.
再论偏岭石与变高岭石的区别——评《天然烧变高岭石中水铝英石的发现》一文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65-168.
|
[14] |
范璞, 张柏生.
博采众长独具匠心——《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一书评介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82-182.
|
[15] |
范璞, 张柏生.
博采众长独具匠心--《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一书评介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72-172.
|
[16] |
裘亦楠.
深水牵引流沉积一书评价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81-181.
|
[17] |
孟庆任, 胡健民.
一个由潮汐和风暴影响的滨岸和内陆棚沉积序列——豫西前寒武纪汝阳群
. 沉积学报,
1992, 10(1): 57-67.
|
[18] |
于联生.
现代沉积构造的水动力解析尝试——潮流沉积一例
. 沉积学报,
1988, 6(2): 97-105.
|
[19] |
笛学.
推荐一本沉积学巨著——《沉积环境和相》
. 沉积学报,
1986, 4(1): 117-117.
|
[20] |
刘宝珺.
对《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一书的评述
. 沉积学报,
1985, 3(1): 4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