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兴泽, 朱丽东, 胡凯程, 张晓, 熊文婷, 王牛牛, 周汪洋, 李凤全.
浙闽沿岸泥质潮滩沉积磁性特征及其物源判别
. 沉积学报,
2022, 40(3): 774-78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16
|
[2] |
黄丹青, 杨利荣, 李建星, 岳乐平, 潘峰, 徐永, 张余波.
阿尔金新近纪红黏土粒度特征及古气候记录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09-31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9
|
[3] |
周建超, 吴敬禄, 曾海鳌.
新疆乌伦古湖沉积物粒度特征揭示的环境信息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58-116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7
|
[4] |
孟祥超, 蒋庆平, 李亚哲, 孔垂显, 吴爱成, 王力宝, 贾俊飞, 肖芳伟, 刘午牛.
同生逆断层控制的砂砾岩沉积模式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以玛湖凹陷南斜坡白25井区上乌尔禾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25-124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4
|
[5] |
吴汉, 常凤琴, 张虎才, 李华勇, 蒙红卫, 段立曾, 刘东升, 李楠, 朱梦姝.
泸沽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16, 34(4): 679-68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08
|
[6] |
宗娴, 石学法, 葛晨东, 邹建军, Sergey Gorbarenko, 乔淑卿, 董智.
日本海百年来沉积速率及粒度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16-52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09
|
[7] |
李东义, 徐勇航, 王爱军, 郑斌鑫, 李国刚.
福建安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现代沉积过程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24-73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1
|
[8] |
滕晓华, 张志高, 韩文霞, 方亚会, 叶程程.
塔里木盆地南缘黄土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5): 941-95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10
|
[9] |
沈星, 褚忠信, 王玥铭, 李应坤, 苗安洋, 梁玉蕾.
北黄海西部与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岩芯敏感粒级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24-13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13
|
[10] |
李楠楠, 介冬梅, 阳金秀, 陈雪松, 陈玉洁, 胡楚天, 乔志和.
长白山西麓泥炭灰分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73-883.
|
[11] |
.
长江水下三角洲向南延伸泥质带浅地层结构及沉积物特征初探——以朱家尖岛以东海域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2): 296-305.
|
[12] |
.
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46-652.
|
[13] |
徐方建.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18-127.
|
[14] |
舒强.
苏北盆地浅钻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变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11-117.
|
[15] |
付苗苗.
苏州澄湖湖底硬粘土粒度特征及成因初探
. 沉积学报,
2008, 26(5): 828-832.
|
[16] |
谢 昕.
古环境研究中深海沉积物粒度测试的预处理方法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84-692.
|
[17] |
刘 红.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度时空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3): 445-455.
|
[18] |
汪 勇.
陕北红碱淖沉积物粒度特征所揭示的环境变化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49-355.
|
[19] |
于学峰 周卫健 刘晓清 郑艳红 宋少华.
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泥炭灰分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64-869.
|
[20] |
曹红霞, 张云翔, 岳乐平, 王煜.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层粒度组成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82-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