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韦恒叶, 胡谍, 邱振, 张璇, 刘雯, 孔维亮, Ahmed Mansour.
川北—鄂西上二叠统富有机岩沉积与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24, 42(3): 774-79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86
|
[2] |
胡建芳, 彭平安.
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与展望
. 沉积学报,
2017, 35(5): 968-98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5.009
|
[3] |
郑朝阳.
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藏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605-612.
|
[4] |
沈丽丽.
哈素海沉积物中氮和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10, 28(1): 158-165.
|
[5] |
何江林.
羌塘盆地胜利河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3): 626-634.
|
[6] |
乔海明.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浅析
. 沉积学报,
2007, 25(1): 154-160.
|
[7] |
魏中青, 刘丛强, 梁小兵, 汪福顺.
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和DNA的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72-675.
|
[8] |
夏学惠, 东野脉兴, 周建民, 田升平, 张灼, 彭彦华.
滇池现代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及其对环境影响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16-420.
|
[9] |
段毅, 彭林, 马兰花, 周世新.
兰州市大气飘尘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Ⅱ酮和醇脂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56-160.
|
[10] |
段毅, 彭林, 曹曼琳, 张存洁.
兰州市大气沉降物和飘尘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可溶有机质通量及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52-156.
|
[11] |
翟世奎, 张杰, 何良彪, 仲娟, 陈长安.
冲绳海槽北部现代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8-15.
|
[12] |
郝石生.
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的发展与瞻望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5.
|
[13] |
张柏生, 刘文汇, 徐永昌, 沈平, 吴铁生.
辽河盆地过渡带有机地球化学(Ⅱ)──甾萜烷及芳烃系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在过渡带内的系统变化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1): 117-126.
|
[14] |
庄汉平, 冉祟英, 何明勤, 卢家烂, 刘金钟.
楚雄盆地有机质、膏盐与砂岩铜矿生成关系的有机地球化学证据与机理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29-138.
|
[15] |
张柏生, 刘文汇, 徐永昌, 王兆云, 吴铁生.
辽河盆地过渡带有机地球化学(Ⅰ)──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与过渡带气的形成
. 沉积学报,
1994, 12(4): 58-65.
|
[16] |
丁祖国, 柴之芳, 马建国, 傅家谟, 盛国英, 彭平安, 林清.
江汉油田原油和生油岩有机抽提物中过渡族微量元素特征及其石油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1992, 10(1): 108-117.
|
[17] |
卢家烂, 傅家谟.
沉积改造矿床形成中的若干有机地球化学问题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71-177.
|
[18] |
鲍根德.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87, 5(1): 114-124.
|
[19] |
傅家谟, 盛国英.
从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观点探讨我国某大型自然硫矿床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87, 5(3): 96-101.
|
[20] |
刘朝林, 姚志温, 吴德云.
安徽省主要煤种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煤成气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83, 1(2): 1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