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孝钰, 孙大亥, 何文康, 陈一铭, 李兴一, 姚卫华.
华南东部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及构造指示意义【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专辑】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94
|
[2] |
付超, 于兴河, 李顺利, 李树新, 何发岐, 彭子霄.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层序演化过程与其控制下的聚煤模式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598-160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15
|
[3] |
常嘉, 陈世悦, 鄢继华.
淄博博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68-9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9
|
[4] |
余宽宏, 畅通, 邱隆伟, 孙沛沛.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竹叶状灰岩岩石特征及成因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111-112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05
|
[5] |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 沉积学报,
2014, 32(1): 44-60.
|
[6] |
谭秀成.
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方法研究——以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二2亚段A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86-494.
|
[7] |
张满郎.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89-298.
|
[8] |
杨 华.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晚古生代火山活动对盆内砂岩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26-534.
|
[9] |
.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49-554.
|
[10] |
胡 平.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纪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基准面旋回划分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78-386.
|
[11] |
李增学 王明镇 余继峰 韩美莲 李江涛 吕大炜.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34-840.
|
[12] |
郭英海, 刘焕杰, 权彪, 汪泽成, 钱凯.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 沉积学报,
1998, 16(3): 44-51.
|
[13] |
赵省民, 郑浚茂.
晋北晚古生代高分辨率含煤层序
. 沉积学报,
1997, 15(1): 31-36.
|
[14] |
李增学, 魏久传, 李守春.
山东及邻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式样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8-26.
|
[15] |
黄乃和, 温显端, 黄凤鸣, 王根发, 陶继文.
广西合山煤田的古土壤层与成煤模式
. 沉积学报,
1994, 12(1): 40-46.
|
[16] |
李育慈, 晋慧娟.
新疆博格达山晚古生代风暴岩及其古地理意义
. 沉积学报,
1993, 11(1): 23-31.
|
[17] |
贾炳文, 郭成印.
冀东晚古生代煤系中火山碎屑岩研究
. 沉积学报,
1993, 11(1): 65-74.
|
[18] |
侯方浩, 方少仙, 张廷山, 董兆雄, 吴诒.
中国南方晚古生代深水碳酸盐岩及控油气性
. 沉积学报,
1992, 10(3): 133-144.
|
[19] |
葛宝勋, 刘祖发, 张汉瑞.
河东煤田中部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中宇宙尘的首次发现及其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1): 98-105.
|
[20] |
刘焕杰, 贾玉如, 龙耀珍, 王宏伟.
华北石炭纪含煤建造的陆表海堡岛体系特点及其事件沉积
. 沉积学报,
1987, 5(3): 7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