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黄东海浅水区海底钙质结核及其成因的研究

郑铁民 秦蕴珊

郑铁民, 秦蕴珊. 黄东海浅水区海底钙质结核及其成因的研究[J]. 沉积学报, 1986, 4(2): 47-56.
引用本文: 郑铁民, 秦蕴珊. 黄东海浅水区海底钙质结核及其成因的研究[J]. 沉积学报, 1986, 4(2): 47-56.
Zheng Tiemin, Qin Yunshan.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CALCAREOUS NODULE ON SEA BED OF SHALLOW WATER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6, 4(2): 47-56.
Citation: Zheng Tiemin, Qin Yunshan.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CALCAREOUS NODULE ON SEA BED OF SHALLOW WATER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6, 4(2): 47-56.

黄东海浅水区海底钙质结核及其成因的研究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CALCAREOUS NODULE ON SEA BED OF SHALLOW WATER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 摘要: 在海图上早就以“砾石”符号表示了南黄海一带钙质结核(下文简称结核)的存在。但1958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之后,它们的分布范围才初步被确定下来,并以明确的符号标於底质图上。不过始终没有人去探索这些结核的特征和成因。近年来,由於海洋调查的广泛展开,它的存在引起了不少海洋地质工作者的兴趣,相继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在它的成因方面,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海底自生的,至今仍在不断地生长;有的则认为,除了自生之外,还有一种结核是属于被海水淹没的黄泛区物质,
  • [1] 刘彬昌,1980,海洋科技资料,( 2 )51-55页。
    [2] J.D.米利曼,1974,现代沉积碳酸盐第一卷“海洋碳酸盐”,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碳酸盐研究组译,地质出版社。
    [3] 沙庆安等,1981,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现代和全新世海相碳酸盐的成岩作用一兼谈海相表层(海相淡成)灰岩及其意义,沉积岩石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26-224页。
    [4] 沙庆安,1977,地质科学,(2 )172-177页。
    [5] 赵希涛等,1978,地质科学,(2 )163-173页。
    [6] 黄金森等,1978,地质科学,(2 ) 358-363页。
    [7] 许靖华教授“沉积学讲座讲稿汇编”,地质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编,1980。
    [8] 刘东生等,1966,中国第四纪沉积物区域分布特征的探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第四纪地质问题”,科学出版社,45-64页。
    [9] 刘东生等,1966,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科学出版社。
    [10] 安藏生,lsso,土壤学报,17(1)1-10页。
    [1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编,lsao,海陆相地层辩认标志,科学出版社。
    [12] 文启忠等,1966,有关黄河中游黄土地球化学的某些特征,第四纪地质问题,科学出版社,111-125页。
    [13] 秦蕴珊、郑铁民,1980,东海大陆架沉积特征的初步探讨,黄东海地质,科学出版社,39-51页。
    [14] 李文勤等,1981,海洋科学,(3 )20-22页。
    [15] 郑铁民、徐风山,1982,东海大陆架晚更新世底栖贝类遗壳及其古地理环境的初步探讨,黄东海.
  • [1] 陈飞, 蔡文涛, 范洪军, 梁旭, 王海峰.  西非海岸盆地海底麻坑沉积特征研究——以尼日尓三角洲前缘深水区A油田为例 . 沉积学报, 2025, 43(1): 99-10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41
    [2] 龚承林, 朱一杰, 邵大力, 郭荣涛, 戈道瑶, 丁梁波, 齐昆, 马红霞.  海底扇规模优质储集体的分布模式与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3, 41(1): 1-1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1
    [3] 樊婷婷, 柳益群, 周鼎武, 车飞翔, 杨皓凯.  鄂尔多斯南缘长7油页岩中钙质结核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23, 41(3): 932-94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04
    [4] 李维, 朱筱敏, 陈刚, 马英俊.  基于等时界面识别的浅水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研究——以高邮凹陷黄珏地区古近系垛一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10-119.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13
    [5] 庞谦, 李凌, 胡广, 谭秀成, 马腾, 赵东方, 芦飞凡, 陈虹宇, 熊鹰.  川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钙质结核特征及成因机制 . 沉积学报, 2017, 35(4): 681-69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3
    [6] 弯曲海底峡谷中浊流的三维流动及沉积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01-1007.
    [7] 刘新宇.  华南地区二叠纪栖霞组燧石结核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30-736.
    [8] 宋春晖, 武安斌, 周少平.  西成矿田海底热水喷溢沉积成因硅质岩及其与矿化关系 . 沉积学报, 1992, 10(4): 60-67.
    [9] 钱江初, 徐征宇, 王星福.  太平洋锰结核生长速率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90, 8(1): 122-128.
    [10] 金若谷.  一种深水沉积标志—“瘤状结核”及其成因 . 沉积学报, 1989, 7(2): 51-6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16
  • HTML全文浏览量:  18
  • PDF下载量:  38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4-08-07
  • 刊出日期:  1986-06-10

目录

    黄东海浅水区海底钙质结核及其成因的研究

    摘要: 在海图上早就以“砾石”符号表示了南黄海一带钙质结核(下文简称结核)的存在。但1958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之后,它们的分布范围才初步被确定下来,并以明确的符号标於底质图上。不过始终没有人去探索这些结核的特征和成因。近年来,由於海洋调查的广泛展开,它的存在引起了不少海洋地质工作者的兴趣,相继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在它的成因方面,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海底自生的,至今仍在不断地生长;有的则认为,除了自生之外,还有一种结核是属于被海水淹没的黄泛区物质,

    English Abstract

    郑铁民, 秦蕴珊. 黄东海浅水区海底钙质结核及其成因的研究[J]. 沉积学报, 1986, 4(2): 47-56.
    引用本文: 郑铁民, 秦蕴珊. 黄东海浅水区海底钙质结核及其成因的研究[J]. 沉积学报, 1986, 4(2): 47-56.
    Zheng Tiemin, Qin Yunshan.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CALCAREOUS NODULE ON SEA BED OF SHALLOW WATER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6, 4(2): 47-56.
    Citation: Zheng Tiemin, Qin Yunshan.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CALCAREOUS NODULE ON SEA BED OF SHALLOW WATER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6, 4(2): 47-56.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